第九十八章 冷场了(2/3)
举人语气慷慨激昂,满心以为必然是一呼百应,却没想到竟然是一片沉默。
但丁举人偏偏又是山下平原出身,刚才又被叶行远贬低。就算他还未曾被周知县拉拢,言语行事之间也未免有些绥靖,先天就不如欧阳举人底气足。
此后写请愿书,再邀众人署名,耗时颇久,锐气便消磨了。秀才们都是有学问有脑子的,仔细想过就会权衡利弊了。
在场的士绅中,举人当然是地位最高的。其中张举人、高举人都年资稍低,能够与欧阳举人争夺集会领导地位的,就只有那位丁举人了。
叶行远当然明白,众人除了确实是示好之外,同样也有不想做出头鸟的心思,这才让他做了秀才第一位。但叶行远并不在意,既然做过了“首倡大义”之人,第一个签字又算什么?
当下就有人赞道:“欧阳举人素来急公好义,与王举人也是忘年莫逆之交,他做这盟主,我们都服气!”
丁举人俞秀才等辈刚刚已经被打入另册,这时候怕犯了众怒,哪里还敢说话?只默然不作声生闷气,却又不愿离去。
此时叶行远忽然侧身相让,却把欧阳举人请到自己前面,开口道:“常言道蛇无头而不行,今日既有会盟,又立誓驱贼,就该推举盟主。
再无人出言反对,全体士绅联名上书,对周知县下最后通牒也就成了这次集会的定议。欧阳举人当场亲自作文,然后传阅过后,众人便开始签名。
欧阳举人也不是蠢人,当即领会到叶行远的心思,便开口道:“蒙诸君错爱,让我当这个盟主。我不敢妄言妄行,只是有两点想法要与诸君说。
高举人也旗帜鲜明的表示了支持:“欧阳兄为人正直,又高瞻远瞩,两年前就预料到今日情形,吾等愿惟其马首是瞻!”
欧阳举人连连苦笑,心中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当初看叶行远貌似很有前途的样子,便顺手帮了几次,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报……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么?
叶行远知道自己毕竟只是新鲜出炉的小秀才,资历声望仅此而已,做首倡大义的人可以,但想要众望所归当这个盟主,未免就不够资格。但有自己人够格啊,比如欧阳举人。
还有人在犯嘀咕,叶行远真的不是欧阳举人请来唱双簧的?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