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褒贬之间(3/4)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被考官们议论吵闹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只能是极端的,要么就是云端之上,要么就是泥沼之下。
正常情况下,试卷都是考完判卷的。但县试府试这种不糊名的考试还有一种惯例,前几个交卷的人,会被直接送到考官面前,由考官在考场上当场阅卷。
其实叶行远此文,假托一童子向先生问道,然后以先生口吻谈论进学主旨。而被李考官提出来的这几句话,就是文章里那位先生的豁达自嘲之语,当然某种意义上也是叶行远对自己遭遇的调侃。
张知府一直都没有动静,没有附和,也没有反驳,最后吩咐道:“你们既然都看过了文章,那就拿来给我看。”
叶行远的文章,真的如此之好?让他们这两位有心挑刺的人,都无话可说?张知府心中大奇,但他养气功夫了得,仍是风轻云淡的派头——这文章终究是要送到他手上的。
张知府坐得稳如泰山,并不着急观看,反而示意其他考官先传阅。
临近黄昏,有考生交卷,巡场考官将试卷收了,送到张知府面前。
“下官先睹为快!”何姓考官是个急性子,主动接过了卷子。他初时脸上还带着轻蔑之色,但不过看了几句,突然就面色发白,下意识咬紧了牙关,然后默默放下,此后不发一语评论。
张知府从奇妙的感觉中醒过神来,刚才这种状态就属于顿悟了,可遇而不可求。到此连张知府也暗暗可惜,叶行远这文章虽然好,似乎还差点意思,不足以冲破重重阻力。
这篇进学,叶行远纯只用童子问道口吻,写出进学真意,然而只因为写了几笔先生的穷困潦倒,就被批判为对朝廷不公的讽刺。明明是寓言,却蓄意往现实引导,那未免就有些下作。
“何兄怎么了?”另一名李姓考官莫名其妙,他接过叶行远的考卷,粗粗扫了几眼,便冷笑道:“墨义倒是还算不错,试帖诗也就平平,与他诗魔之称极不相衬,也太名过其实了。至于这文章么……”
这个过程也是考生与考官直面对答的过程,往往也会产生许多士林佳话。
一句话喝住了叶行远,李考官捏紧了叶行远的卷子,冷笑着说:“文中有一句,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压制,乃分之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