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县试入场(3/5)
地揉了揉眼睛,看着每个字如烛火跃动的纸面,手中的朱笔举在空中,竟是点不下去。
县试考整整一天,上午便是背诵默写圣贤文章,这是基本功,如果这一关都过不了,那也就不必考下去了。
此时黄典吏正在场内布置,他负责在每一座考棚贴上封禁舞弊神通法门的咒符。作用就是阻拦考生用神通作弊,确保考试的公平。
午饭之前,叶行远就将默写的卷子交了,这本可以拖到下午与文章卷一起交,还可补充修改。不过叶行远已经细细看过一遍并无错漏,为避免污损卷面之类的意外,他干脆交卷,下午专心致志地对付那一篇童生文章。
叶行远跟黄典吏擦肩而过,提着欧阳举人为他准备的考篮,施施然跟随着队伍。考生点名叫号,分配到不同的考棚之中。
前文介绍过,读书人一级有一级的神通,秀才肩负教化地方责任,神通就是清心圣音。而举人作为地方士绅领袖,称得上镇守地方,最著名的神通就是呼风唤雨,调节地方雨水。
考试之前,叶行远干脆在家中闭门读书,低调得悄无声息。直到考试前一晚,又悄悄的入县城,在欧阳举人家落脚。
经典默写,不过只是基础考试,最重要的还是下午的文章,那才是决定案首归属的关键。
有个副主考满面喜色,“此子不简单,只这份经义理解与背诵的功夫就可以取个童生。本县这几年来,还未曾有过如此深厚的考生。”
而周知县这个想法,遭到了欧阳举人为首的一批地方实力派的反对,他们要求全县平均分配雨水,不能集中在几个乡里。
读书人做官,不见得为发财,却肯定是为了继续上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功德或者政绩到位,考评卓异,朝廷嘉许,自然会提升官员的位格。
约莫五千言左右的默写,也就是工作量比较大。叶行远没见到什么生僻考题,松了口气,一边回忆一边执笔书写,也不用打草稿,字迹如行云流水。
巡场考官知道叶行远今日要来考童生,特别注意了一下,忍不住到周知县面前提了一句。
欧阳举人为他筹备自然办得妥贴,所有的东西都是完美无瑕,就连准备的食物也是温热新鲜干净,挑不出一丝错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