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县试入场(1/5)
叶行远还不放心,又上下检查考棚,看看是否有人事先藏了东西,杜绝一切被陷害的可能。
但以欧阳举人为代表的地方士绅是本地人,出发点自然与急于积攒政绩的知县有所不同。知县更重视效率,他们更在乎公平,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觉悟比知县高,无非是双方的根本利益不同而已。
远处的巡场考官见了,微微颔首表示满意,凑到主考官周知县面前,低声报了一句,“县尊,那位便是叶行远了。”
只还是那句话,大道之下,无穷变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衡量政绩的标准也是各有各的思路。
黄典吏觑得四边无人注意,暗暗将东首甲二考棚上的禁神符扯下,另换了手中这一枚无名咒符贴上去。贴紧之后,又看到周围无人注意,这才松了口气,脸上微微露出几丝得意。
黄典吏躬身站在周知县的身后,在这里没有他一介小吏插口的余地,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影响着考试的进程。目光飘向黄色的咒符,在风中招展,并发出嗡嗡的响声。
叶行远的考棚,乃是东首第二的甲二;无巧无不成书,他旁边甲一的位置是盛本其。不过盛本其瞧见叶行远后,却一头钻进了甲一考棚,再不探头出来。
对于周知县来说,他要的政绩,是地方表面平静,积存案件压到最少,还要做到粮税充足甚至大幅度增长,便能达到朝廷的卓异标准。然后再弄一两个体面的政绩工程,就可以捞足资本,升迁而去。
其实这就是地方士绅与外来流官的天然矛盾,叶行远熟读历史,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只是在这奇异的轩辕世界之中,各自神通在手,矛盾更为突出,也更加尖锐罢了。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一个地方的元气是有限的,举人老爷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召唤雨水。本县这两年旱情较为严重,所以雨水调节问题尤为重要。
字若生光,即使是在黑暗之中也能看清,那表示考生对圣人之言已经有了自己的了解;光线如果黯淡不明,那就表示只是单纯死记硬背;而如果有错漏,则圣人之言也不会发光,那就是等而下之。
默写不需要运用灵力引动天机,因为本身是圣人之言,自然蕴含天机,录下的文字虽无灵光,却有圣痕。
第二日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