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人挖坑(3/5)
引起的天机共鸣程度相差无几,那又是谁先谁后?这时候,平时的名声就很重要了。
城隍虽能分善恶,理阴阳,在本县之中是排名第一的阴神,但对阳世的干涉却极为有限,更不用说森严科举乃天机所在,不是阴神可以插手。城隍所能做的,无非是借神力于小吏,维持考场秩序,阻挡考生作弊而已。
无聊至极,斯文扫地!叶行远心中叹气摇头,嘴上却故意示弱,“小弟拙于文辞,又不解男女情事,只怕写出来的东西丢人现眼,这便不去了吧?”
盛本其带头,每位学子都从庙祝手中买了三把清香,鱼贯而入正殿,拜了城隍上了香,各自口中默默祝告,祷求功名顺利。
后来她与本县一名士子相遇,惜他才华,两人两情相悦,虽无越礼之事,但也定下白首之盟。
这种情况之下,以前的叶行远骑虎难下,一定被他们硬扯着去作诗。而以前的他,只不过十五六年纪,又久居民风淳朴的山村之中,确实未经人事,也不懂男女之情。所以并不擅长这种诗词,十有八九是要表现糟糕的。
又有人说,“叶贤弟放心,不过是我们一群人玩笑,算不得是正经作诗,便算做差了,也传不出去。”
再说他现在可不是以前的叶行远,不会那么容易叫人欺负了去。他真正在意的是对方的动机,他们有备而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士子得知此事,悲痛欲绝,赶到城隍庙中,循当日生不同衿死同穴的誓言,也是在城隍庙中自尽,与佳人同赴黄泉。
如果叶行远在香君冢之前做的诗不够好,自然才名就会被贬低。盛本其之流必定要四处宣扬他文辞拙劣,无童生之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考官录取时候的态度。
阴间主宰听闻此事,赞叹于士人的情意,封他为城隍,让他们在地下相聚。当然这最后的结局只是传说,或为后人杜撰,不可考证,只代表着美好的愿望罢了。
不想就在县试之前,半路杀出个叶行远。此人之前盛本其也听过,文章扎实老到,是天生考科举的人才,但毕竟年少,灵力蓄积不厚,本不是什么威胁。
虽然有人貌似存心不良的挑战自己,但叶行远并不着急,既然走上科举这条淘汰率极高的道路,就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