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传道(3/4)
的感应还是非常敏感的。见青藤来找他,二话没讲就和青藤往后山走去。一边走,青藤一边将发生的事情向青木作了一番说明。这边青藤讲的是兴高采烈,那边青木听得是热血沸腾,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了灵气扑鼻的仙丹,灵力十足的仙剑。
不一刻青藤和青木就来到了后山的道观,进入主殿后,发现那些两三百岁的老道士们此时正像小学生一样,盘坐在蒲席上,认真的听张湖畔讲解道法。场面看起来非常滑稽、奇特,一群发须洁白,鹤发童颜的老道士求知若渴的盯着双腿盘坐在座蒲上,一脸柔和的年轻道士,认真地听着,甚至有些老家伙还拿出了小本本,记起了课堂笔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玄妙之门。道,犹路也,人始所共由者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公共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而后,此道寄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天地而之先,混无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
要皆亦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名虽有异,而实同出一源,太上谓之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无物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不生一知见,虽有动却不存一动想,有一心,无二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
要之,念头起处为玄,实为开天辟地、生人育物之端,自古神仙无不由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又曰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两者一静一动,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
一句句玄妙的天道之言,让这些老家伙听得如痴如狂,门外的青木和青藤也早已加入了听道的学生行列。可怜的青藤和青竹由于修为还比较低,无法了解这些深奥的天道,充分发挥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名言的真谛,不停的龙飞凤舞。
其实不仅仅青藤和青竹两位小道士听不懂,就连修为达到酿丹中期的枯叶也有很多暂时无法理解的话。其实也难怪他们,张湖畔是什么样的修为,他可是已经是半仙之体的元婴期高手,更何况他的授业老师可是已成仙人的张三丰,他在自己离去之前可是把自己所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