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4)
“帐不是这样算的,新税制,你也看到了,百姓的负担将会减轻许多,而且还不用再服役,而朝廷征收这个盐税,其实是对税收的一个补充。你若仔细算一下,就知道百姓最终还是比过去减轻了负担的。盐虽是必需品,可消耗并不多,一人一年十斤足够,十文一斤也只百文钱。而百姓每年若是为朝廷做几天工,拿到的工钱就肯定不止百文钱了。况且,十文钱一斤的盐只是一个计算数字,实际上,盐价也并不是固定的,会有不同品质等级的盐,既会有高于十文钱的盐,肯定也会有低于十文钱的盐,普通百姓可以购买便宜一些的盐,这笔支出自然也会相应的减小。总之,新税制下,百姓们承担的税赋肯定要比过去轻,而且会轻很多。免去各种杂税,免去了免费劳役,按亩征两税,你想过百姓们会因此受惠多少吗?在河南河东河北许多地方,人多地少,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无地可授,不少的家庭一家六七口人,男丁也有三四个,可家里的田地依然还是他们父亲早年授下的一百亩地。地只有一百亩,可租庸调却是按丁计算,你知道,每丁的租庸调如果粗略合计一下折钱相当于每年三千钱,这本来是一百亩地的税赋,每亩相当于三十文钱左右。一亩地三十文钱,其实也不算多。在北方地区,基本上亩产都能达到一石到一石半甚至两石,而南方肥沃的土地,两三石甚至五六石每亩都有,因此每亩三十钱的税,在北方大致相当于一成的产出,而在南方,甚至还不到一成的产出。可如果一家四个男丁,只有一百亩地,却得交四份租庸调,那他们家这一百亩地就得交一万两千钱的税,平均每亩地得交一百二十文钱,如果一亩地产两石粮,折钱四百文,那就相当于至少三成的税了。何况,最若的还是免费服役,虽说每年只服役二十天,可二十天只是正役,路上的时间不算,还得自带干粮被褥,而实际上往往每年的服役时间都超期。百姓不怕租最怕役,碰到那种大工程,有时甚至得离家百里千里,遇上战事,征发民夫,更是没有期限不限距离。如今朝廷免役,免役钱也全计入了田亩中,如果朝廷再征发他们做工,那么不但得给他们工钱,还得管他们伙食住宿,来回路上的也得管,光这一点,就有多么大的改变。”
“新税制哪些地方不合理?”易风倒是不意外李纲这般不客气的如实回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