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妥协方案(2/6)
上酒,慢慢吃喝起来。
“再弱,也比九六年时的新浦强啊,”庞云松见沈淮的口气有所松动,笑着说道,“淮海湾政府建设基金,零二年有四十亿的预算还没有落实,要是能投到岚山,岚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应该能一下子改观许多啊……”
他苦笑一下,他不是没有考虑,但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联合产业园区,除了将岚山石化包括在内的二十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外,产业园还包括十二公里的海岸线港口码头开发建设,包括为产业园配套的大港新城开发建设。
沈淮点点头,说道:“关键还是看省里的态度,我们在下面只能负责做些具体的工作。”
好在合作产业园有前例可以借鉴,只是此前的淮西青山电力产业园以及梅溪—青沙冶金产业园规模较小,亭城—新浦石化产业园的规模更大。
就算如此,新浦炼化一期从筹备到最后获批建设,前后也用了一年时间。
而新浦炼化二期转建岚山,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次调整,涉及到的方面极为广泛,岚山市的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全省石化产业发展规划都要随之做大幅的调整;而新的炼化项目也会以岚山石化大型炼油炼化基地一期的新面目出现。
淮海国资也计划与中海石油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投入五亿资金,先期对岚山外围的浅海进行进一步的地质勘测。
沿海铁路的规划、勘测、设计等工作,一直都在做,规划细则早已经编制成册通过审批,但什么时候启动建设,从哪一段开始启动建设,除了铁路部门外,更主要的还是看地方资金投入情况,毕竟沿海铁路还只定位成支线铁路,得不到国家建设资金的大力支持。
一方面为保证新浦方面的利益不被削弱,同时也保证岚山方面有相对充足的基建资金来源,沈淮提出由岚山亭城区与霞浦县以成立联合产业园的模式,合作开发建设亭城—新浦石化产业园,推动岚山炼化基地的建设。
此时的岚山市,比九四、九五年时的东华,金融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好不到哪里去。
当初为建新浦炼化一期,新浦石化产业园外围投入十数亿资金,费用数年时间,建成大规模的石化仓储基地、十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管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