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0章 渚江建设(2/5)
公室询问改造工程后续的工作安排。
“你们俩个怎么混一块去了?”沈淮见杨海鹏跟褚宜良走在一起,觉得奇怪。
在钢厂路的南侧荒着一块地,往西过梅溪河能看到对岸的城区,东面则钢铁厂生产一部的炼铁高炉。
要是梅溪镇有那么一家建筑公司,能够每年接一两个像天衡大厦那么大规模的工程,梅溪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就能立马翻番。
“这么快?”褚宜良年前刚听到镇上说要搞集资建房,没想到沈淮年后就要启动集资房项目,感觉动作好快。
朱立之前拉出来的建筑队,名字就叫渚江建筑安装队,何清社、李锋、褚宜良、杨海鹏坐在一起跟朱立商议着,索性把新公司叫渚江建筑安装公司得了。
公司有褚宜良跟杨海鹏同为大股东,信用就能迅速恢复过来,不然给债务缠身的朱立甚至连接大工程的资格都没有。
沈淮拉着何清社、李锋,正跟朱立以及他手下的几个工程师谈过渡房改造的事情,褚宜良、杨海鹏探头探脑进来。
“那贷到款之后,其他债务你先清掉,就拿我的五十万元跟杨总投入的五十万,成立一家建筑安装公司,你拿技术跟你的队伍入股。股份呢,我跟杨总两人占六,你占四。公司具体还是由你来负责经营,你不会觉得我跟杨总占你便宜吧?”褚宜良问道。
“我们省率先进行分税制试点,工业增值税新增加部分,地方只能分享到四分之一,所以这两年来,地方做企业的动力就一下子歇了下来。不过建筑业是个例外。建筑业不征收增值税,只征收营业税,而营业税全部归入地方税源。大力发展建筑业,能最大限度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也将是地方上以后一个重点发展对象——我代表镇上,决定支持朱经理,除了镇上之前确实对朱经理有所亏欠外,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看着织染厂里拆设备、铺地坪、龙骨架子的施工工人有近百人,沈淮也暗感朱立在梅溪镇确实要算一号人物。换作别人,就算有市委书记撑腰,有几个人能在年初二就拉出一支近百人的施工队伍来?
“沈书记真的是非常专业,我自以为对建筑业还有些了解,给沈书记问了这么多细节,背上都快出汗了。”朱立还是讨好的说了一句,其他情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