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4章 合作(3/5)
“我就当你这是夸我。”沈淮笑道。
这样,即使镇上不对朱立的建筑公司持股,也会形成联合控制建筑公司的形势。这本身对朱立不是坏事,但也能防备朱立做大之后,会有可能反过来对他不利。
沈淮已然脱胎换骨;也许好色嗜淫的本质没有什么改变,但已经不再是那个不学无术、不知上进的纨绔子弟。
“数量不大,应该不会有问题,这个我还要先跟省行请示。不过,你也知道bo在国外也才时兴十来年,在国内应该会非常敏感。”孙亚琳到国内对经济金融政府研究很透,大概也是沈淮身边不多的、能跟他进行这方面交流的人物。
九十年代初,国内电力供应整体偏紧,梅溪钢铁厂采用电炉炼钢,电力短紧部分只能靠自备发电机组去弥补。
沈淮在市政府筒子楼的宿舍也没有给收回去,但关系出现裂痕之后,他不会赖到熊文斌一家人跟前去。
只有谭启平不待见他的资格,而没有他不待见谭启平的资格。
之前梅溪钢铁厂的总设计产能只有十万吨,虽然前期没能把产能潜力发挥出来,但工业配套能力也是造十万吨产能设计的。
“我手里的美金不多,就三十万不到……”孙亚琳又说道。
管理层持股在国内很新鲜,保守的地方官员通常不敢第一个吃螃蟹,但同时因为国内从中央层面就对引进外资高度重视,因为外资方的要求,企业体制突破先例还是屡见不鲜的——这种事对地方官员来说,是即使出篓子也会容易给上面原谅,又能体现改革家气度的好事。
要说一定要在孙家找一个合作者,沈淮相信没有谁比孙亚琳更合适了。
沈淮并不相信孤立的忠诚,而是要通过这种种利益缠绕的手段,将聚拢在他旗下的人拧成一个整体。除非他众叛亲离,让这个整体都弃他而去,不然单个的人想要背叛他,投靠别人的阵营则会非常的困难。
“行,年后就把资料给你,”孙亚琳又问道,“明天需要我来陪你?”
沈淮就知道孙家的三代、四代子弟,有点出息的,都不可能再老老实实的依附在长青集团上生存,受家族那么严格的限制,或多或少会打理自己的生意,甚至反过来从长青集团身上挖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