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4章 合作(1/5)
沈淮抱头而躺,说道:“以后我们姐弟俩联手打天下,是不是找两只酒杯来庆祝一下?”
不过,首先要拿一千多万的资金出来,增加自备发电机组等设备,保障钢厂内部的电力等工业配套能力。
“我住院的消息传出去,明天这边肯定不得消停,哪里是养病的地方啊?”沈淮说道。
“你手里就这么点钱,那你还买那车?我还以为你五六十万美金总归能拿得出来呢。”
面对沈淮正式发出的合作邀请,孙亚琳收起肆意的笑,盯着沈淮的脸看了半晌。她虽然不清楚沈淮回国后三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她相信自己这段时间来亲眼看到的事实:
官场的现实就是如此,谭启平是市委书记,他只是镇党委书记。
沈淮又跟孙亚琳说到,会把一部分外资注入即将成立的紫萝家纺有限公司里;而朱立真要是个能成气候的人,他会帮助朱立成立正规的建筑公司,并鼓励褚宜良、杨海鹏等人向朱立的公司注资。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资本权力,不在于你名下有多少钱,而在于你能动用多少钱……
再者说,谭启平只是将他边缘化了,也还没有把踢出圈子去;沈淮知道,在没有资格自立门户之前,“趋炎附势”、“诚惶诚恐”的表面工作,也是必须要具体的基本功。
夜深了,孙亚琳要回宾馆,沈淮跟她说:“海外信托公司的材料,你年后就给我;资金能尽快到位,那是更好。股份制改制的事,镇上做不了主,还要县里批准,麻烦得很……”
“……”孙亚琳明知道要给沈淮拿出来当枪使,却又没话反驳他。
沈淮感慨道:“这两件事,争取年后就着手去推动。这次也应该能筹到一千万的资金,不然发电机组扩容的事情就要拖到年中才能去做,速度就有些慢了……”
沈淮的目标,要进一步改造电炉钢生产线,要把这条线的年产能做到十六万吨,甚至更高。
任何一个权位者,其权力直接覆盖的人群规模实际上都是大差不差的。
沈淮把外资股东顶出来当枪,无疑是一招妙棋。
孙亚琳在工业金融领域虽然只有四年的专业经验,但作为孙家的子弟,又是名校高才生,本身就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