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0章 村小当堆场(4/4)
郭全陪着杨海鹏他们去信用社谈贷款的事,但经沈淮的暗示,悟透熊文斌以及新市委书记的那一层关系之后,就变得更积极主动了。
同样的,这条生产线在生产螺纹钢上,技术上有很大的富余,只有管理到位,突破设计产能将是相对轻松的事情。
镇信用社不归镇政府管,但只要在梅溪镇上,就必然要抑仗镇政府的鼻息,有什么事情,信用社还是愿意配合镇政府的。
电炉炼钢使用的高频高压电,一炉就有几十吨钢水、炉前有好几十个操作工,出一点纰漏,就有可能引发大事故、大伤亡。
“何镇长帮忙说了很多话,主要也是你帮忙想的方案叫信用社安心,大体没有问题了,就等着办手续,”杨海鹏兴奋劲还是掩不住,说道,“办公跟堆场,何镇长也帮助选了地方,就在学堂街北段临上梅公路的一所小学里。下午我们就去看过,离上梅公路很近,往霞浦、新津以及北郊都很方便……”
杨海鹏跟沈淮都糙老爷们,在外面耗多晚都没有关系。熊黛妮毕竟是新婚少妇,周明再放心,也没有叫她留下来陪到深更半夜的道理;不然给熊文斌或白素梅知道,也得给埋怨。
邵征是沈淮的司机,通常是送沈淮回宿舍才下班,钱文惠留多晚倒没有关系,他们家的小孩,也上小学,有爷爷奶奶照顾着。
差不多到九点钟,沈淮才脱开身,回到镇上跟杨海鹏见面,赵东他们还要留在厂里,尝试性的开夜车,让一线工人们逐步的去适应不间断生产的情况。
沈淮跟徐溪亭、赵东他们提出要求,是希望在磨合半年左右时间之后,就要去尝试突破设计产能,这样在每吨钢材产品上所摊的人工及设施折旧成本才会更低,每天、每个月、每年所创造的效益,才会更高……
赵东与徐溪亭相视苦笑,沈淮对他们提的要求还真不低。
沈淮对钢厂管理体系的改制设想,已经跟管理团队讨论过多次,新设立的厂长室跟原先的厂办,听上去只有字面上的差异,但钱文惠心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