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0章 村小当堆场(2/4)
上的财力进行重建是很困难。
杨海鹏没有想到整个事情会这么顺利,掩不住兴奋劲的跟沈淮描述下午在何清社协调下,跟信用社谈贷款的情形。
通过后视镜,看到邵征在那里咧嘴而笑,沈淮开玩笑说道:“老邵这以后工作任务又要加重了,上班时候,要服务我这个厂长,下班后还要伺候副厂长,这辈子看来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沈厂长人一本正经,也长一张歪嘴啊!”钱文惠听着沈淮也浑不顾忌的说些半诨不诨的玩笑话,笑骂了一声。
沈淮也无法去指责何清社的现实跟世绘,他当初不接手财政所,就是不承担承担财政紧缺的压力,关键还是要看钢厂的盈利恢复情况。
“预处理衔接不好啊,”沈淮手指敲着记录本,跟徐溪亭、赵东、潘成说道,“这处应该可以再节约十分钟。我们下个月要想实现连续生产,每一炉钢水的出炉时间要控制一百分钟左右,你们肩上的压力不轻啊。”
竹堂村的学生,都已分散到附近的村小入学。在何清社看来,与其从紧缺的镇财政挤出资金来重建校舍,还不如出租给鹏海贸易当堆场,为村上、镇上多增加些收入……
虽说负责钢厂的财务工作,但炉料采购、钢材经销,她都插不上手,只是把账目做细、做清楚,还没有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徐溪亭、赵东、徐闻刀、潘成等人,差不多就整天扑在电炉钢生产线上。
“什么小学?”沈淮问道。
沈淮哈哈一笑,到这一步,钢厂的管理层就梳理得差不多了,面对即将长期共事、本身工作又足够认真负责的同僚,他也实在没有必要整天绷着脸。
当然,更关键的原因,想必何清社已经跟信用社的人不经意的提及到熊文斌的关系。
这么大的教学规模,包括近四百名教职工的工资在内,每年能拿来投入的教育资金,也只三百万元。镇政府是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但教育资金的紧缺,更客观的原因,是梅溪镇可支配财政收入太少了。
沈淮的初步目标,是要在一个月内,将钢厂的实际钢材产量提升到设计产能的八成,月产螺纹钢七千吨;三个月左右时间,实现设计产能。
沈淮也会启用一开始就随他进入钢厂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