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9章 鹏海贸易的税源(1/4)
要镇信用社一下子给一家私人企业放三四百万的款子,这压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也是,”郭全说道,“其他不说,就是政府人员的工资福利,这一两年都没有怎么涨,下面就怨声载道。不要看现在离年尾还有小三个月,镇上就有人在讨论年终金了……”
“怎么,黛妮姐你这是到鹏海贸易上班了?”沈淮看到熊黛妮,还颇有意外。
郭全细想想:沈淮的整个方案,也许看上去跟直接压货给鹏海贸易,没有什么区别,但最大的两个好处,就是钢厂至少在帐面上,不会再增加债务规模跟财务成本;以鹏海贸易确立钢材经销的标准之后,现款交易能让钢厂的资金运转率提高到极限。
接到电话,沈淮就让杨海鹏跟厂财务科长钱文惠一起到镇上。他与何清社表示支持,但具体的公关工作还是要杨海鹏亲自去做,镇上跟钢厂这边,由郭全跟钱文惠配合……
“哦,”何清社没想到跟杨海鹏过来的这个长相甜美的少妇,竟然有这个来头,有些惊讶,主动而显得有些唐突的伸是有老茧的手,去跟熊黛妮握手,“熊小姐请坐,请坐……”
何清社心想镇上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脸面,叫资金本来就紧的信用社,拿三四百万的资金借给一家私人企业。
梅溪镇的经济发展很一般,镇信用社的吸储能力很薄弱,每年能用来放贷的总盘子,可能也就两三千万的样子。
沈淮吸了一口烟,将烟灰弹落在玻璃质的烟灰缸里,说道: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造假,”何清社继续说道,“以前,钢厂的效益相对较好,资金也相对活络,镇上税收完不成,就从钢厂抽一笔款子补上去。等着县里返回,再补回去。就算有些短差,就算是钢厂向镇财政上缴的盈利,反正都在集体的口袋里。现在镇上财政是大包干,县里也不对梅溪镇提什么指标了,所以也不怕完不成税收指标会丢乌纱帽。不过呢,这两年物价涨得厉害,梅溪镇的税收涨不上去,每年就税收及非税收入,就保持在六百万左右,又不能短缺了哪一项开支,手就紧了啊!”
何清社倒也不怀疑沈淮在这种事里有什么私心,沈淮真要循私的话,完全可以决定让鹏海公司先拖着钢厂三四百万的货款暂时不用支付,绝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