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 父子(3/10)
问时,唯有叩头而已。
内阁这样的态度,就是并不支持,不肯为这次亲征南迁背书负责。这样的态度,已经是叫崇祯犹豫不决,而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的表演,更使得廷议趋向于原本的历史轨迹。
“我大明以天子守国门,坐镇京师,抚育万方!如果闻贼警讯至便让城而走,试问,前方将士守土官员又将如何?如果景泰年间亦是闻强敌至而先走,哪里还有现在的大明天下!”
一席话说的慷慨激昂,殿中群臣一时无语,李邦华和李明睿等人面色如死,王家彦气的跺脚,倒是龚鼎孳和陈名夏等年轻文官彼此对视一眼,都是看到对方眼神中的讥嘲之意……还有人对这个朝廷和大臣们有信心?
真是天大的笑话!
殿廷中风向一变,等候在外的朱慈烺便已经知道消息。崇祯身边,现在颇有几个肯给他通风报信的人,金银收买之下,什么消息都弄的到。
原本按他的想法,内阁不表态很正常,毕竟滋事体大,以现在内阁的几个老油条的担当,绝不会出来力挺,况且,现在朱慈烺也隐隐感觉到,历史的记录未必全部是翔实可信的,就他的观察和情报来说,陈演和魏藻德等人不是庸碌,相反,他们很精明。
能混入大明内阁的,有几个是真正的庸人?
既然精明而持眼下的这种态度,究竟的目的就可堪玩味了。这一次提前发动,他也是有意要改变史实,既然发动曰期提前,态度也很坚决,却要看效果如何?
结果内阁是不说话,但朝堂之上,却仍然出来一个慷慨激昂的光时亨!
这他娘的棋子和阴谋的味道太明显了吧!
为什么是他?
为什么总是他?
不给自己人下绊子找麻烦是真的会死啊……
光是亨得意洋洋,一脸正气,在文华殿金台下侃侃而言,顾盼自雄的当口,朱慈烺已经有所决断了。
熟知历史,使使小阴谋技巧,甚至改变了一些历史的轨迹,都是在取巧,用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在取笑。
腾挪小巧功夫,躲在幕后做点小文章。
甚至还收伏买通自己的讲官,营造出太子机敏好学的一些好名声,再加上同内艹武官的配合,太子允文允武的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