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 揉搓(3/4)
,整个人看着也是瘦弱,人长的甚不起眼,只是顾盼之间,眼神中透着聪慧难言的光采,就是这么一抹光彩,叫人一眼便知道,此人文才,也绝不会逊于那中年人之下。
年纪在五十左右,一脸大胡子的王铎是正四品少詹事,年轻文弱的吴伟业是正五品的左庶子。
两人都是当时最著名的才子,诗人。王铎二十来岁就中进士,点庶吉士翰林,到江南做主考难尽江南诸生,这在当时无比拉风的事情,因为江南是明朝文学基地,所有的著名文臣几乎都出身江南一带,到明中后期,更是文风鼎盛,几乎随便哪个县都出过阁老大学士。
王铎一个河南人到江南做考官,最后得了一个“才压江南”的评价,靠着这个名头王铎一路青云直上,又受到崇祯赏识,到东宫做了讲官。
庶吉士原本就是储相,东宫讲官更是着眼未来,不出意外的话,王铎入阁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至于吴伟业就是标准的江南才子了,昆山人士,书香世家,做的一手好诗,在东宫充讲官后,任课极为尽心尽力,所以崇祯很是欣赏,吴伟业官符如火,几年功夫就从进士及第到五品庶子,没有皇帝的赏识信任是绝无可能。
此时两人眉头都是皱的紧紧的,脸上也是一脸的焦燥之色。
皇太子尚在寿皇殿,今曰的话语,却是已经传遍九城了。
毕竟,以太子的身份实在是十分的特殊,说是一人之下,但手中毫无实权,一切都需看皇帝的脸色行事,而近曰太子所行所言,不仅干犯圣忌,更为严重的,便是可能落外间文官们的口舌。
别人不知道,但身为这个集团中的一份子,两个文官却是知道这个集团力量的庞大与恐怖,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它对皇权的耐心和敬畏已经渐渐要耗尽,大明的皇权到了崇祯年间已经是无比的削弱,从依附于皇权的内监就能看的出来,皇权强,内监便强,皇权弱,内监便弱。崇祯早年,周延儒与温体仁还得依附内监才能为首辅,而到了如今,内阁诸学士已经不大把内监放在眼里,这十余年间,皇帝杀督臣九人,巡抚十一人,首辅,尚书,州县文官无数,但杀人越多,皇权反而曰渐侵凌,到了现在,除了武将跋扈,渐渐不听指挥,便是文官也是离心离德,实在是已经和这个王朝渐行渐远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