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又弄出个新花样(2/4)
还有别的矛盾呢?重
点还是君权面临的压力太大了!回
到这次奏对的原点,李世民必须承认,李诚为大唐做了很大的贡献,为陛下做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功劳,没有体现在爵位上,按照李诚的要求,转化为软实力。也就是说,李诚终于有资格,跟皇帝商量一下待遇问题了。一
个新的家族诞生了,创始人是李诚,崛起的速度,令人瞠目。
还有一点很关键,李诚始终没有去碰意识形态。用现在的话说,李诚就不碰路线问题,一直在瞎几把混。一门心思的搞钱过小日子,就是不肯好好为皇帝受命于天的“伟光正”事业添砖加瓦。李世民要知道这货是唯物主义,早弄死他了。
李世民不耐烦了,这货死活不上套,怒道:“白松陵不能去登州,你给他挑个地方。”
李诚一听这话有点犯嘀咕,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要不去荆州圩田?”说到这个圩田,李世民才想起来,刚才真没注意这个。“圩田和解?”李诚有点晕,圩田还没出现么?
(圩田出现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为南朝,一为唐朝)
北方人可能不知道圩田是个什么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堤坝把一大块地方圈起来,良田都在堤坝内。圩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两岸,鄂、徽、苏三省都有很多圩田。“
陛下,圩田就是用堤坝把洼地圈起来,这样雨季高处的雨水被挡在堤坝之外,堤内可以耕种。当然事情也是有利弊的,圩田怕大水,一旦破了圩,就什么都没了。”李诚努力的去解释圩田,这东西带来的良田可不是少数。对自然的破坏也不小。
中原王朝就是这样,不断的向大自然要耕地。人口密度不断的上升,导致了很多河流没有泄洪区。SO,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几百万人口失去家园都是正常操作。话说回来,华夏文明一直就是在战天斗地。
西方文明面对神的时候都是先跪下再说,华夏文明则一直在怼。洪水来了,就治水,天上太阳多,射下来。被东海淹死了,填你丫的。认怂?不存在的!
“能增加多少耕地?”李世民也就是随口一问,具体的操作他是外行。李诚挠挠头,想了想:“这个真不好说,一两千万亩总是有的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