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搅屎棍带来的希望(2/4)
诚的奏折里说了啥厉害的话?
“陛下,不会出什么事情吧?”大太监斗胆问一句,李世民坐直了身子,摇摇头:“内府的船大概是不会出事的,余者就不好说了。”李
世民感受到了来自李诚处满满的恶意,这是一个坑啊,偏偏有人心甘情愿的往里跳。
“派人去登州说一声,关于海贸的任何消息,及时回报。”丢下一句话,继续看奏折。这竖子,要是再写一些糟心的事情,打断他的腿。还好,关于改土归流的事情,算是好消息了。不过李诚也在奏折里再三强调,一定要保密。这
东西要不保密,传到羁縻地的土司王爷的耳朵里,造反几乎是必然的。看着李诚奏折里写的内容,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竖子,是要斩草除根耶?”
良久之后,李世民才恢复常态,改土归流需要时间,也需要和几位重臣仔细商议一番。再往下翻,还有一份奏折,打开一看是一张纸条,看完之后李世民忍不住乐了。
“陛下,微臣请求去城外的李庄面壁,留在长安城里面壁,耽误挣钱啊。望陛下伏允为荷。”连个落款都没写啊,李世民真想打断他的腿。最
终还是抬手找来大太监:“派人给他传话,就说朕允了,让他滚去李庄好好闭门思过。”这
家伙,还是这么不着调啊,李世民觉得头疼。李诚这家伙太诡异了,你说他没文化,那是在骗整个大唐,你说他文采斐然吧,他有总是弄这种不着调的大白话。不
过李庄那边的事情,确实提醒李世民了。少府监那边的事情,阎立本干的还算不错,今年的产铁量,上半年就是六百万斤,一年下来一千万斤不是问题了。伴随着少府监的钢铁产量上升,民间产铁量也跟着上升。
那些门阀真是混蛋,但是却又无可奈何。人家产点铁打农具,你不能说不行吧?到底私下里有没有生产武器,这谁能肯定呢?毕竟大唐的现状就是这样,当初府兵都是自己准备武器装备来着。民间生产武器,从来都不是怪事。
门阀就更不用说了,门阀弟子自备铁甲上阵,那也不是啥新鲜事了。要不是因为门阀太强,隋朝也不会开科举,唐朝也不会跟着开。关
陇集团、山东士族集团、江南文人集团,这是李唐立国的基础啊。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