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氏的脸面(2/4)
才来,在政坛上有所作为,否则百年之内,再无机会。风
尘仆仆的程处弼出现的有点意外,这时候他应该在登州才对。“
船队出发八日之后,小弟快马追赶,还没慢了一步,没有看见那场好戏。”程处弼见了李诚,抱手行礼后解释了一句。“
别说的那么好听,你可不是为了我回来的。”李诚打趣了一句,程处弼却只能叹息道:“哥哥说的是,小弟确实不是为了哥哥回来了。大人再三叮嘱,一定要当面带话给哥哥。”
李诚面色一正,回头挥手,示意丫鬟下去,周围没人了,程处弼才低声道:“大人有言,天子尚且苦于门阀日久,自成如之奈何?些许财货,总归不是正道。不若在朝堂上有所作为,建功立业,以自成之才,一个国公不难。”
程咬金这番话内含的信息量很大,门阀士族,根深蒂固。天子尚且不能奈何他们,只要不是谋反,不威胁到统治基础,求一点财货的事情,天子根本就不会管。这背后就在暗示,李诚应该进行一些妥协和让步。李
诚稍稍沉吟,笑道:“替我多谢你家大人。”程处弼没有得到回话,心里多少有点失望。这一次李诚面对的事情,并不是某个门阀在针对他,只是一种长期积累后,赶上一根导火索,引爆出来的结果。从
另外一个角度看,李诚聚财的能力让人眼红,偏偏又不带那些山东士族玩。拉拢的都是新贵,这一下矛盾就出来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你能挣钱却不带我一个,我就要搞你。更不要说,李诚搞的事情,对门阀造成了负面影响。再
换一个角度看,皇帝也好,门阀也罢,都希望李诚能站队,而不是游离在外。李
诚的想法则很简单,为人驱驰不取也。所以只能熬个十年,熬死李世民。至于门阀士族,能合作的还是要合作,该斗争的还是要斗争。可惜,这两边都是高高在上习惯了,根本拿李诚不当一盘菜。这才导致这样的局面。
与李诚合作的那些新贵们,则不得不在最初阶段选择中立。这也是建立在没有威胁到他们利益的前提之上,否则早跳出来撕咬了。这么说吧,李世民+新贵+门阀,组成了统治阶级。本质上他们是一伙的,但也存在利益之争。
皇帝和门阀的矛盾在于,门阀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