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避暑(3/4)
在后人的角度看,这家伙就是民族罪人啊。但是刘大夏这个人本身,却没有太大的道德毛病。他是用一种我在做正确的事情的心态,烧掉了中华民族领先世界五百年的契机。
学历史的人看到这段历史,心情往往很复杂。这件事情的发生,并不能全怪刘大夏。因为没有他,还有别的人会这么干。刘大夏只是在那个时候,出现在那个位子上。
打那以后,中华民族真的就没有在大海上纵横驰骋的机会么?有,不但有,还有很多。只不过因为统治者利益的缘故,将这些机会拱手相让了。明朝中叶,大量南美的白银涌入中国,买走茶叶、丝绸、瓷器。难
道说,当政者真的看不到这其中的利益么?看不到一旦开海对国家的好处么?
事实上那些疯狂反对开海的人,正是从海商贸易获利最大的群体。你看,人性就是这么的卑鄙。为了一家一姓的利益,管你洪水滔天,生灵涂炭还是倭寇横行。如果不是倭寇破话了东南沿海的基本利益生态,朝廷都未必会去看一眼呢。
李诚没打算做一代圣人,也不会去关心门阀的死活。但是李诚要让门阀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航海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大海是无尽的宝库。勾引他们投入大海,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亩三分地上头。当
然这个事情又必须披上一层掩护色,至少让李世民看到一点,航海对于他灭高句丽,有着巨大的帮助。这个事情,李诚打算回去就开启,有十条一千料的大船,李诚就敢带着水师去劫掠高句丽沿海。抢他娘的再说!当
然了,李诚还需要新罗配合就是了,新罗向大唐喊冤的时候,就是李诚师出有名之时。中
午的太阳毒辣,李诚在屋里呆着一动不动,身边的丫鬟在打扇子,屋顶是潺潺流水,脚下是冰盆。面前的桌子上,防着冰镇酸梅汤,这样的生活才有点土豪的感觉。
李诚倒是想呆在崔芊芊身边,但是这女人把他撵出来了,秋萍那边也是一个劲的撵人,三个孩子都招呼不过来呢,哪有时间招呼你这个大孩子。无奈之下,只好到崔媛媛这里求收留。天气太热了,李诚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崔
媛媛倒是精神十足的,这女人最近一段时间,怎么看都顺眼。容光焕发的,仿佛换了一个人似得。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