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败关键日(3/4)
后郭怒走李诚跟前,恭敬的行礼:“家主,小的去了。”李
诚抬手递过来一张纸:“自己去客栈找崔仲,取些布匹,铁锅,冰糖带回去。”
郭怒识字,一看上面是李诚的手书,还盖了印鉴,大意就是刚才说的,更是感激不已,噗通跪下行大礼。李诚转身就走,根本不受。郭怒对着他的背影磕头三响,这才起来。次
日,松州三千边军出了营寨,奔着羌胡羁縻地而去。李诚休息了一天后,又开始忙碌,悄悄去见牛进达,然后带着十几个人便衣出城,看上去是去打猎,实际上是带着一群中下级军官,在羁縻地三不管地区熟悉地形去了。
偏师三千人,全都藏在一起吧现实,李诚和牛进达商量后,于韩咸出兵三日后,三千人马兵分三股,牛进达带一千人留守松州,刘兰和李诚分两个晚上,半夜悄悄出城。李
诚率一千人出了城后,马蹄上裹了粽子叶,马口上了嚼子,骑兵步行悄悄出发,来到预定的藏身之所,一片山林之中。白
日藏起来,晚上李诚又带着人出发,将之前刘兰韩咸准备好的引火之物,分散开隐藏在山谷周边的树林中。如此准备了一日一夜,才算是准备完毕。
次日一早,靠着一棵树睡觉的李诚醒来,梳洗一番,不着急吃东西,来到山头张望远端。按照之前的计划,今天韩咸应该带着接应下来的土司和羌胡退入松州。
成败就在今日,李诚看似平静,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可惜来的早了点,什么都没看见。留下钱谷子继续盯着,自己回去看看一干士卒的情况。
关中好汉到了松州,确实有一些人不适应,但是因为来的够早,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能适应的都适应下来了,不适应的怎么都不适应。“
水土不服”这四个字,在这个时代体现的很明显。好在这些士卒都是身体棒的好汉,九成九在适应一段之后,照样生龙活虎。这时候李诚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不单单是个人素质的问题,战前的各种准备,做的都很细致。
李诚是主张细节决定成败的,所以战前做了周密的准备,带足了各种野外藏身的物资。这次出兵因为李诚的缘故,准备周期够长,几乎没有出太多意外。
藏兵驻地距离放火地点有二十里,吐蕃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