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来历(2/4)
遇人不淑,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忘记了,卫公也是门阀出身。”李诚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丝毫没有认错道歉的意思。李靖也没生气,只是笑道:“竖子,知其一不知其二。门阀者,国之基石也。门阀于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李诚噗嗤一笑,李靖瞪眼:“笑个甚?”
“卫公,欺小子不读书么?相辅相成,为何不说相生相克?”李诚压低了声音,李靖听了,眼神里闪过一道惊诧,看了一眼李诚:“竖子,是个明白人。说点别的吧。”
很果断的,李靖换了话题,这话题太敏感。隋末之乱,得门阀者得天下,为啥呢?因为人才。门阀汇聚了天下九成以上的人才。谁能得到门阀的支持,就有足够的人才帮忙。
唐朝立国之后,经过战乱,空白利益足够平衡君主和门阀之间的利益。随着和平日久,君主和门阀之间的利益,必将会出现摩擦和矛盾。这个时候,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就很重要了,皇帝要是贪得无厌,君臣之间必将爆发激烈的冲突。
这个时候再看魏征就不难明白,唐朝第一喷子,被后人吹捧到相当的高度。要知道,吹捧魏征的都是文人。他们绝对不会告诉你,魏征代表了山东士族的利益。史册上的记录,都是冠冕堂皇的,都是对魏征的溢美之词。但是一千多年后,一代伟人说了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不然李世民吃饱撑着了,要开科举。说穿了,自秦汉以来,君主集权的利益与大地主阶级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平衡的好,就是盛世明君,平衡不好,你就是昏君。
朱元璋、雍正为啥骂名不断?就是因为前者的强势,君权绝对凌驾于臣权之上,有点是事情就砍文臣的脑袋。后者的强势,则是在瓜分利益的时候,护住了皇帝自己拿一份,同时还逼着大臣们拿出一定的利益来给皇帝。
“都说你脑袋率坏了,老夫看不像啊。”李靖很突然的冒出一句话,李诚狠狠的一楞,端到嘴边的一杯酒差点倒鼻子里。“嘿嘿嘿,卫公,不厚道了。在下率了脑子,只是忘记了来历,其他的事情可没忘记。”
李靖悠悠道:“忘记了来历,这可是最重要的。蓝田可没有什么李姓的士族。自成之才,小门小户可养不出来。”
李诚听了面不改色:“卫公,您要承认,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