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按套路来(3/4)
一旦进入下面那些人的视线,觉得这家伙靠抱皇帝大腿上来的,肯定不是一条道上的,今后李诚的日子会很不好过。扣你个佞臣的帽子,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这帮人为啥这么吊?理由很简单,掌握了话语权。
没错,就是话语权,纵观历代君主集权的封建王朝,除了满清喜欢用刀子表达意志,其他朝代的皇帝都不会这么干。即便是满清,康熙开始,对地主阶级也不会轻易动刀子了。当然了,主要原因还是吴三桂造反,康熙一看我去,八旗不能打了啊,得上绿营。这样以来呢,汉臣的待遇才得到了改善,通过科举给知识分子一条向上的路走,这江山才坐的稳当。
总而言之,李世民私下里见一见李诚,看看他的成色。然后在决定怎么用他。
李靖一生病,李诚总得去看望一下吧,然后李世民可以悄悄的出宫,去李靖家里喝杯茶。李靖很清楚,自己家里不可能没有皇帝的探子,真的家里经营的铁桶一般,距离谋反不远了。
君臣相得,想的都很好。但有人就是不按牌理出牌啊,你准备的套路对他没用。
李诚就是这个讨要的家伙,尽管第二天中午就听说李靖腿疾发作了,却一点去看望李靖的意思都没有。而是在指挥瓦匠,改造家里的灶台。
崔成听到消息就来告诉他,还劝一句:“卫公很看重你,要不去看看?”
李诚歪歪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这锅灶不改好,你就吃不上炒菜。”
崔成一听也对啊,吃不上炒菜,太惨了。“也是啊,那二郎继续。”说着就走了,李靖的事情,先放一放吧,吃上炒菜更重要。
李诚的话没说完,也没必要说穿。李靖为啥要闭门不出啊?呵呵呵,被人诬告了呗。就为这事情去看李靖,嫌麻烦不够多么?那老匹夫,躲他都来不及呢,还送上门?
这就是个心态的问题了,一般的人被李靖看重了,还不得每天登门拜访套近乎啊。
李诚没有这个念头,很简单,他就没打算成就一番事业。李诚还是把改善生活条件放在了第一位,你说上个厕所都没厕纸,得用厕筹的唐朝。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还有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事情么?还有比用上草纸更要紧的事情么?
李诚的心态就这么简单,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