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对峙、消弭(2/4)
(没死的也补刀)。己方阵亡一人,重伤三人。
来不及多话,李诚率一伙断后,斥候营往后撤,敌军主力烟尘滚滚,正在逼近。看来这是一个比较激进的将领。
其名王没有心思去惩罚战败的斥候,挥军继续往前,准备了那么久,不打一下不甘心。
李诚率部回归时,崔成的三千人马已经列阵完毕,占据有利地形,等着吐谷浑的攻击。
斥候营在李诚的带领下,沿着阵型的边上兜一个圈子,在侧后完成集结。
这时候唐军主力还在快速的渡河,按照编制,一个军一个军的过河,渡河之后立刻整队,开往前锋营的一侧列阵,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李”字大旗立在南岸的一处高坡上,李道宗策马而立,心里虽然很着急,但是脸上始终镇定,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如果拉开阵型,两万对两万,唐军绝对可以碾压而胜。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对手有半渡而击的机会。
眼看一军完成整队,开赴战场增援前锋军,李道宗心里的把握又多了一分。这一战,立于不败之地了。心里很奇怪的时,为何前锋军始终没有传回来接敌的战报。
抬眼看着前方,北岸的天空,烟尘滚滚,冲天而上。这是多少骑兵才能跑出来的气势?
旗语是个好东西,隔着一里地,都能看的清楚。沿途不断的接力,将消息传到十里之外的中军。这下传令兵可以轻松很多了!
“报总管大人,前军传来消息,鄯州斥候营首战告捷,遮断敌斥候,毙敌六十六。”身穿红色披风的传令兵非常醒目,自一侧的高地上策马而至,传达信息。
“知道了!”李道宗继续镇定的表演,心里喜道:这一下,敌军将领会出现犹豫吧?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夜战和遭遇战,双方都没有充分的准备,打起来很容易造成各军不受控制,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唐军比起北部的游牧民族,优势都有哪些呢?装备技术优势就不提了,军队的组织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这是制胜的法宝。打成乱战,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唐军的优势,这是李道宗最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为将者,未算胜而先算败,这是一个合格将领的基本要求。
滚滚而来的烟尘停下了,两军相隔约三里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