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山里的穷人家(3/4)
身份,说自己是监狱里的狱警,是张浩以前的管教,由于两人年纪相差无几,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说完还将自己的军官证件递给张浩的父亲看。
想到这里徐应龙急忙将司机叫下车,让他陪自己和老汉谈一谈。
徐应龙急忙说道:“您有病就躺着吧,我站在地上就行了!”
大门外的动静显然是引起了小张家的注意,只见一个看起来有六十多岁的老人推开家门跑了出来,令徐应龙颇为疑惑的是,这老头出来也就出来吧,怎么手里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难道这是要出去杀猪吗?
聊了一会儿,徐应龙想起刚才进门时的遭遇,当即问起了这件事。
看到老头终于不像刚才那样激动了,徐应龙对出租车司机说道:“你帮我问问这里是不是张浩家,他的父亲在不在!”
一听这话徐应龙就知道张家肯定是遇到了麻烦,能被称为大少的人肯定不是普通人,不是家里有钱就是有权,一般这样的人和张家这种家里面有隔夜粮的贫苦人家是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再联想到张父刚才激动的言行,肯定是张家惹上了那个常大少。
再看院里。一垛小麦秸秆堆成的草垛最为显眼,在北方人们经常将庄稼的秸秆收回来充当家畜冬天的草料。或者是充当烧火做饭的燃料,在农村每家每户秋收之后都会有一个大草垛的。除此之外,院子里就只有一辆快散了架的破木车和一头还算壮实的大黑牛。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徐应龙就在车站附近的超市里买了一些烟酒和水果,然后随手拦了一辆出租车,以400元的价格包了一天,然后直奔小张家所在的青山镇张家村。
出租车司机问了老头几句,回答道:“这里就是张浩家,他就是张浩的父亲!”
确定了徐应龙的“身份”之后,张父的态度立马变了,急忙将徐应龙和出租车司机让到屋里。
说起自己那个苦命儿子,张浩的父亲眼睛顿时红了起来,不过却没有流泪。缓了几分钟才说道:“你也是和我儿子在一起蹲大狱的吗?”
正屋里有一个大坑,大坑和窗户相连,占了房子一半左右的面积。地下靠着后墙的地方摆着一个黑红黑红的大木柜,木柜上面放着一面圆形小镜子,还放了一些针头线脑之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