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小榆树村(3/4)
们家的事情就像是村里的一个禁忌。而且徐应龙也看得出来,不是村民们不知道李新民妻儿的下落,而是没有人肯告诉他。
这下问题麻烦了,人海茫茫,想要寻找这对母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即便是徐应龙有神识,有追踪术,但是他对李新民的妻儿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找人?
几个老汉看到下来的竟然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都交头接耳的猜测是谁家亲戚。
徐应龙看到村口的大柳树下有几个穿着皮袄的老汉蹲坐在地上闲聊,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鞭子,而不远处则是有几群羊在已经收割了的田里吃草。
李新民沮丧之余也想不到妻子会带着儿子到什么地方,据李新民说,他妻子也是康县土生土长的人,妻子的娘家就在小榆树村三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子。不过妻子的娘家早已经没人,老丈母娘十年前就过世了,老丈人五年前也走了,妻子还有一个姐姐,却远嫁到了中原省,两家几乎没有什么往来,而且大姐夫有些看不起他们这些在地里刨食的人,妻子也不可能带着儿子去投奔她姐。
徐应龙旁敲侧击,最后才搞清楚原因。李新民跑路之后,警察和被害人家属经常到李家闹事儿,逼的李新民的妻子不得不带着儿子离开村子。既便是如此,那些人还是隔三差五的到村子里找人,看看那对可怜的母子回来了没有,而且还托人多方打听,寻找李新民的妻儿。
“他们孤儿寡母的能到哪里,离开村子他们能活得下来吗?”徐应龙担忧地说道。
“那你是怎么认识大民子的?”老人又问道。
尽管已经知道李新民的老婆和孩子已经不在村子里了,徐应龙还是向老人们问清楚李新民家的具体方位,然后赶往那里。
“我是李新民的一个朋友,想去他家看看!”徐应龙道。
三轮摩托迅速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都停下了闲扯,猛盯着三轮摩托只瞧。倒不是村民们没见过三轮摩托,小柳树村虽然穷,至今还没有哪家能买得起小汽车。但是村里的摩托车却着实有不少,从普通的轻骑到重型摩托村里应有尽有。
“人是他杀的,关他老婆孩子什么事情,难道村里就任由别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的?”徐应龙道。
抵达康县县城的时候已经是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