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小榆树村(2/4)
回去)!”
无奈之下徐应龙只好先回到康县县城,然后找了个酒店住了下来,反正晚上也没有前往张垣的大巴。
老人似乎还是不相信他是李新民的朋友,相互之间都抽着自家的旱烟锅,都没有说话。
徐应龙让三轮司机就在村口把自己放下,不过徐应龙却没有给他结账,而是让他就在这里等他一会儿,等办完事儿他还要返回县城。
“哎,留在村子里也不见得能活下来,那些挨千刀的三天两天来闹事儿,另外他们还把大民子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走了,连牛也牵走了,甚至还不让大民子媳妇种地,留在村子里也是往死俄!”老人叹了口气说道。
村民们之所以盯着摩托车看,完全是对车里的人感兴趣。现在已经入冬了,很多工地都停了下来,很多人都开始陆陆续续返回家乡了。对于这些留守在家的老人们最大的期盼不就是等着孩子们回家,村里突然来了一辆三轮摩托,老人们还以为是谁家的孩子回来了。
正因为如此,村里人对于徐应龙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十分警惕。村里人已经对不起李新民一家了,要不是村里人迫于县里、乡里的压力孤立李新民一家,他也不会疯狂的去杀人报复。所以村里的村民们不想再害了李新民的妻儿,因此对她们的踪迹三咸其口,怎么都不愿意透露给徐应龙。
李新民所在的村子距离县城不远也不近,大约有三十多公里,如果是在城里的话,不堵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但是这里是乡村,柏油马路和水泥路都没有通到哪里,三轮摩托在乡间碎石路上缓慢奔跑着,短短三十公里的路程三轮摩托硬是跑了近两个小时,快五点的时候才算是赶到了李新民所在的小柳树村。
第二天一早徐应龙就雇了一辆三轮摩托再次前往小榆树村,这次他挨门挨户走访,询问李新民妻儿的下落,但是依然一无所获。
想来想去李新民觉得妻子很可能带着儿子到了附近的城市,最有可能到的地方就是张垣、石市以及京都这几个城市,因为这几个城市是距离小榆树村最近的大城市,其次村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在这几个城市打工,妻子很可能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在一起。
通过和村民们交谈,徐应龙发现村里的人对于李新民一家人似乎不大愿意说,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