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进攻枣庄(2/4)
命令,直接撤往曲周。
但此时已经晚了,此时冀南前线的八路军已经增加到了八万多人,其中邯郸、广平一线的部队则是有足足四万多人,而第17师团的兵力则是已经下降到八千多人了。
四万VS八千,即便是在火力上面八路军不如日军,但是以周卫国的指挥水平也能轻易的击溃日本鬼子,甚至于全歼。
显然周卫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在他的命令下,东西两个方向的八路军疯狂的向着广平前线合围过来。
对于日军而言,广平前线的战事已经非常的危险了,一个不慎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多田骏也是着急了,除了派出第25师团主力南下接应第17师团,同时命令华北方面军临时航空兵团位于北平、天津以及石门的机场所有的战机立即起飞,增援和配合第17师团突围。
然而就在双方在冀南前线疯狂厮杀的时候,鲁西南重镇枣庄也是风起云涌!
枣庄,古称兰陵,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与临沂市平邑县、费县接壤,南与江苏徐州的铜山、贾汪、邳州为邻,西接济宁微山县,濒临微山湖,北与邹城毗连。
枣庄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处交通要冲,这里不但是津浦铁路的重要节点,同时境内还有枣临铁路等铁路线经过,甚至于还有运河经过。
京杭运河枣庄段开凿于明万历三十二年,流经市境内台儿庄、峄城、薛城、滕州,全长93.9公里,由夏镇李家港至邳州直河口入黄河,因为泇河为主要补充水源,史称泇运河。
它的开通,改变了因黄河泛滥致使京杭运道不通的局面,几百年来,为南粮北运,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枣庄还是鲁南有名的矿产城市,枣庄素称鲁南煤城,采煤历史悠久、煤质优良。早在晚清时期,李鸿章曾称枣庄煤“较日本上等煤尤佳,与英国松白煤相仿”。
枣庄采煤的历史非常的悠久,矿区内有唐宋时旧井甚多,土人所开浅井遍地皆是。
清代开始,枣庄就已大量开采煤炭并外运,甚至于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直隶知县戴华藻筹资5万两白银,在枣庄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后兖沂曹济兵备道张莲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