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2章 雨蚀铁甲朽,政怠边垣颓(4/7)
……
……
平心而论,冀州的局面并不算太坏。
再怎么说,曹操和斐潜之间,依旧算是内战。
连春秋战国的国战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诸侯内战。
一方面是曹操之前已经做了相应的安排,邺城是冀州的核心,核心不丢,其他地区原本曹操也顾不上太多,丢不丢干系不大。
另外一方面则是冀州实在是太大了,比起幽州来说扩大的县城数量,如果骠骑军想要完全占领,那么必然导致兵力分散,如果不占领,只是让城头换个旗帜,那么骠骑占不占领,意义也同样不大。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却也是政治矛盾最终的解决方案……
打赢了仗,什么都好说。
曹操如果赢了,那么冀州这些郡县就算是被一度占领,要重新获得回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一旦战败,那么就算是这些郡县死死抱着曹氏大旗,也没能有什么有益于曹氏的结果。
不过,熟悉曹丕的人都清楚,现如今曹丕尽力维持平稳气场之下,依旧是一种最为出离的愤怒……
因为这或许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直接如此干脆的背叛。
如果在重围之下,亦或是什么艰难的环境之中,夏侯儒投降了,曹丕虽然也会生气,但是不会如此的愤怒。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关系,曹操怎么会将夏侯儒派遣到曹丕的身边,而让任先去当陈群的副手?
这本身就有亲疏之分的。
或者反过来说,曹氏能有今天这般的地位,夏侯氏也是出了大力的,应该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才是。长久以来,曹氏和夏侯氏都是一体两面。曹丕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对于夏侯氏有更高的要求。
这就像是看见旁人的熊孩子一百分就考个五十,多半是选择哈哈哈说一声成绩不代表一切么,但是自家的熊孩子只考了五十,看见了就觉得血往上涌脑血管都要爆了一样。
同样都是五十,效果就完全不同。
或者说,曹丕现在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亲属苛刻现象』,毕竟有很多的人习惯在比较亲近的人面前卸下社交面具,更自由地表达情绪,包括但是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