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买官(2/3)
“父亲今日是摆了一桌鸿门宴吓唬那县令”吕布看着摆好的酒宴,开始幻想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谁跳出来舞剑。
摸了摸儿子的头,“别瞎想了,对付一个县令哪里用得着摆什么鸿门宴,这不过是让县令知道我吕家已经今非昔比,不要动什么歪念头。相信九原县的大户们很快也会知道这点的。”
“父亲,这么好玩的事怎么也不告诉我。”吕布很失望,没有看见自己家一片肃杀吓唬县令的场景。
“一个只会吓唬贫民百姓的县令有什么可看的,今日这么做也只是向这北地诸郡展现一下我们吕家的实力罢了。”
吕良不在意的说着,九原县令不算什么人物,一个靠钱买来的小县县令,平时也就穿着官服对着百姓狐假虎威,遇到真的大家族也只能乖乖听命。
这时候母亲从后堂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还几名婢女,在母亲的指挥下,刚才的酒宴被很快的撤了下去。
“布儿饿了吧,走,母亲给你做了好吃的。”知道儿子练了一早上武,肚子肯定饿了,拉着儿子就去了后堂吃饭。
“布儿,别看那县令威风,等过两年让你父亲花钱帮你买个孝廉秀才,我家布儿是人中龙凤,将来封候拜将一定是一方人杰。”摸着儿子的头,黄氏笑着说。
买个孝廉秀才吕布一下子被噎着了,母亲这也太敢说了吧,这就准备买官了?
汉朝还没有科举制,官员的任用完全靠贵族和士大夫们推荐,但京官轻易地不会到地方上去察检人才。于是就有了地方上的察举制,后来慢慢变成每年郡里举孝廉一名,州里举秀才一名。
这种制度在早起还是很不错的,汉朝崇尚儒家学术,对于道德和孝道看得很重,认为凡事孝顺的人就是可取的人才,百善孝为先。
朝廷对于察举制也看得很重,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被举者如被发现不合标准,举主要承担责任,被贬秩、免官。
但从东汉后期开始察举制已经形同虚设,皇帝默许宦官公开卖官鬻爵,朝堂就变得乌烟瘴气,不论清正的士人还是贪婪的宦官都开始肆意瓜分官吏名额。
宦官们爱钱,只要有钱几乎能买到皇帝以下的任何官位,三公之位都能随意买卖。
士人们要扩张自己在朝廷的势力,任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