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竹简(3/4)
,他搜肠刮肚回忆了很久,依旧对这造纸的流程没有任何的印象,无奈之下,他只能用竹简代替纸了。
他忙活了半天,这竹简和毛笔是做出来了,但墨水却还没着落呢。
这古代的墨水都是用墨棒和砚台磨出来的,这点,他是有印象的,问题,这墨棒又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却是两眼一抹黑,还好,他偶尔见过一种墨棒,好像叫松烟墨来着,这个名词,倒是给了他很大的启示。
松烟,顾名思义,就是用松针或者松枝烧出来的烟,收集起来倒不是很麻烦,麻烦的是怎么将松烟做成墨棒,以他的理解,墨棒应该就是某种胶质物混合了松烟之后晒制而成。
所以,他准备了一个陶罐,一根牛骨头,一根牛蹄筋,一些树脂和一把带松针的松枝。
他又忙活了半天,搞的满脸漆黑之后,总算是收集了那么一小撮松烟,但是,当他将松烟丢牛骨牛筋汤和树脂混合起来的胶质汤里面搅拌了半天之后却发现,这东西晒干了肯定不是墨棒,因为颜色太浅了,整个胶质汤加了松烟之后也只是淡淡的黑色,晒干之后磨出来的墨那岂不是淡的跟水一样!
怎么办呢?
他一咬牙,干脆将松枝烧成的木炭全部撵成粉,加进胶质汤里面搅拌起来。
这一下,颜色倒是够黑了,就是不知磨出来的墨是什么样子的。
就这样,他忙活了将近一天半的时间,竹简、毛笔、墨棒和砚台总算是准备齐全了。
这天中午,他端坐大帐之中,很是郑重的往自制砚台里面倒了点水,然后便拿起自制的墨棒慢慢研磨起来。
墨汁倒是很快就磨出来了,问题,还是不够浓,里面的炭粉好像还不够细,很多明显都呈颗粒状,这样的墨水写出来的字会是什么样子呢?
他拿出一支毛笔,沾了点墨水,试着在竹简上写了个“昊”字,这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怎么说呢,感觉,就像用了最劣质的墨水一样,字迹很淡,而且,上面还有一粒一粒的炭粒。
好吧,这木炭的粉末还不够细,一定要细到全部溶进墨水里才行。
这个倒不是很难,做个铁臼和铁杵使劲捣就行了,只是费点时间而已。
他又忙活了几天,铁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