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回不回去(3/4)
就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也要回去的。”
听了张小斌的翻译,林泉笑了笑,指着立在院墙上的小鸟,说道:“靠飞,难道还能飞到月球上去?”很认真的对史密斯说,“很感谢小施坦巴赫先生及时的邀请,我会认真考虑一下。”
4月20日,下午六点,林泉在省城的南禄机场下了飞机,与赶到机场来接的顾良宇碰了头,季永将车开到省城来接他。虽然在飞机上与国内有过联系,但是通过电波或许网络的联系,总让人把握不住确切的感觉,林泉心里的笃定,来自他对别人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审视。
杨天华被双规的那天,林泉人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他正与施坦巴赫公司商谈顺义县的风电项目。经过将近一年的项目调查,确定在顺义有建设大项风电项目的基础与价值,这一风电项目实施,将在顺义东部沿海峡地形成一条长达四十公里的风电长廊,投资规模是通南风电项目的六倍,建成后,每年所产生的电能足够供应清池南部地区。这是一项直接投资达四十亿的大型项目,一旦开工建设,产生经济效益,能让顺义的各项经济指标狠狠的往上窜一窜。
看着史密斯离开,林泉问张小斌:“你认为我应不应该接受施坦巴赫公司的邀请?”
孔立民坐视频那头,脸上的表情很严峻,说道:“你有没有想过,联投也可能经历一次审计风暴?”
“你这是让人戳我的脊梁骨,”耿一民以少有的严厉口气说道,拿起书桌上的一份报纸,语调又有些悲凉,“你让别人怎么看我耿一民?”
“这时候你还有心情说笑?”方楠焦急的说,“但是保不住别人会拿放大镜来看问题,你为什么坚持回来呢?”
“国内的情况有些复杂,又有传言说监察部想深挖下去……”张小斌说道,“至于要不要接受施坦巴赫公司的邀请,林先生心里自有判断。”
耿一民的脸色很不好看,盯着林泉:“天霜与杨莹去年财产审报时,就有一千五百万,是怎么回事?杨莹在联投,到底拿多少年薪?”
方楠说道:“你还是跟姥爷谈一谈,这方面,他有经验。”
※※※
林泉先与方楠通了电话,通过视频电话,看到方楠的脸色有苍白,林泉安慰的笑了笑,说道:“我会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