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恩怨(1/4)
林铭达被迫离开市一中,明里是当时市一中校长舒经昆的排挤,但是冷眼旁观的林泉早就看透其中的原因。在陈然下台的一年时间里,市里向市一中派出各式各样的检查组进行层出不穷的检查,让市一中应接不暇,疲于应付。而林铭达离开市一中之后,这种骚扰性的检查就嘎然停止了。
林泉早就料到这个结果,但是真正听到这个消息,依然异常的兴奋。
当然,新区开发已成必然的趋势之后,张权也调整策略,从当初的强烈反对变成现在的有限支持,将新城区除大学城、南港新城之外的其他区域开发权限重重牢牢的抓在市府的手里,所幸耿一民可以通过柳叶天来主导市府的动向。
姚溪民间资本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热钱之一,对当前经济上的热点十分敏感,即使对某一项目判断上会有些偏差,但在数亿乃至数十亿资金的追捧下,鲜有不得手的。更何况林泉从年初就让物业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代理销售未名湖北岸区域地块的楼盘,种种措施都是为鹏润家园做准备。
政治上的制肘,使得新城区建设在开始起遭遇相当大的阻力,耿一民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为推动事情向前发展,将大学城、新市政大厦区域的开发权限授于静南区,将南港新城区域的开发权限授于南投,借此避开张权的干扰。
林泉相信眼光敏锐的投资人一定会看到他的用心,也一定会看到未名湖北岸区域板块的炒作潜力。
当时,张权是主管教育的副市长。
耿一民担任静海市委书记以来,起用陈然当年提拔的一批中青年官员,得以在静海站稳脚跟,以强硬的姿态推动新城区建设,但是这些年来,国内一直在加强市府的行政职权,削弱市委对市府的制约权限,耿一民在与张权的争执中,从来就没有完全占据过上风,何况还有向义山在旁边制肘。七名常委中,耿一民确保所能得到的支持来自于秘书长司伟庆、常务副市长柳叶天,但这两人在常委中的排名比较靠后,另两名常委蔡略、张季兰都是出身静海的地方系官员,既不投向耿一民,也不投向张权、向义山。耿一民这两三年来一直不拘一格的大力起用新面孔官员,但在市委委员中,耿一民所能获得的支持也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当然,联投的命运很大程度上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