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炒作与控盘(2/4)
耿天霜笑着说:“事情让你做到这份上,别人还能说你什么?我看你现在也不着意檀山项目,这个暑假为什么不回静海待着?”
“哪里用得着我鼓动?”
杨莹说道:“向来只有领导政绩没有领导责任,顾副书记因为这事不能上去,也算是承担一部分领导责任。”
杨天华、段敬红等人默默出力,耿天霜如今是省委副书记顾宪章的秘书。
不用特别的安排,嗅觉敏锐的媒体已经注意到这里的异常,特别是这一阶段对北京路的历史人文价值重新挖掘,让檀山公寓吸引越来越多的媒体的注意。
省城各大媒体都纷纷开设专栏讲述北京路民国公馆的故事,人们这时候突然发现,北京路的那片民国建筑群,不单有名门贵戚的韶华风月,也有领事华侨的转瞬风情,更有无数大人物的峥嵘岁月与荣衰兴枯。
这一系列的侧面的、正面的宣传,都是明都项目部在做,明都也晓得最后才会惊艳亮相的檀山公寓才是这种宣传攻势的最后也是最大的收益者,但是对于星湖的做法,明都没法提出任何疑义,离明都正式开盘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项目部里明都的员工,对开盘价定在六千三百八十元的高价,也越来越有信心。
明都的位置比天逸更理想一些,销售工作要等到八月,要等河滨的市政工程初显眉端之后,宣传的重点在于挖掘府青河南岸、北京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仔细审视,北京路两旁的公馆建筑群与一些其貌不扬的老别墅里面,确实居住着这个城市里最顶层的人物们,在职或退休的高级官员,还有一些富豪。由于二十年来政治的稳定性,真正借着空隙挤进这片地域居住的富豪还不多。企业家与商人都是在这二十年内才发家致富,在他们之前,高级官员与他们的家族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往往一名高级官员落马,才会空出一栋价值不菲的住宅来,供那些想往进这一地区的富豪们的争抢。
当然紧挨着天逸园、明都苑的檀山公寓里的动静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北京路三十六号别墅的设计案已经确定下来,民国公馆建筑风格的设计,别墅建筑用地为一点二亩,绿化用地为三亩,建成后,底下一层、地上三层的总建筑面积为一千六百八十平方米。
林泉说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