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盘他(2/5)
乔毓给噎了一下,却没急着反驳,少见的郑重了神色,道:“婚姻是人生大事,我们只是旁观者,怎么能替他们做主,将一切都定下来?若真夫妻不睦,虽也不怵,但终究是个缺憾。”
皇帝哼了声,无可奈何道:“好话坏话都叫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
乔毓忍不住笑了,笑完又悄悄问:“阿琰的太子妃,我还没见过,听说是侍中赵融家的女儿?”
“你见过,只是不记得了,这人选还是你自己挑的,”皇帝神情中浮现出一抹怅然,看她一看,道:“赵融的母亲染病,想要落叶归根,那孩子便侍奉祖母返乡,故而你没见到……”
说到此处,他有些头疼:“若真有个三长两短,太子妃怕也要守孝一年。”
“人之常情罢了,阿琰现下不也正守孝吗。”乔毓知道他是忧心儿子子嗣,劝道:“再说,即便守孝两年,也不过及冠,急什么。”
话赶话的到了这儿,她忍不住多问一句:“这之前,阿琰身边有人侍奉吗?”
“不知道。”皇帝答得漫不经心。
乔毓埋怨道:“你一点也不关心儿子。”
“他又不是小孩子,没人扶着走不了路,我管他房中事做什么,”皇帝不以为然道:“只要别孝期失礼,别强抢臣妻,别搞些乱七八糟的女人进宫,那就不用管。”
乔毓听得有点闷闷,但也不好就这事去问儿子,便信手将这一页掀了过去,说起正事来:“御史敢冒头上疏,想叫淑质下嫁世家,必然有人撺掇,人都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皇帝神情敛和,静默几瞬,忽然道:“魏玄向我提议,或可复汉家陵邑之制。”
陵邑制度起源于汉朝,自高祖刘邦起,便在自己的陵墓修建完成之后,强行迁移关中豪强大户前往居住,强本弱枝,以加强中央集权。
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分别设邑建县,即后人所称的五陵县。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可想而知居住在此地的都是什么人了。
皇帝现下说想复汉家陵邑制度,显然是打算将五姓七望迁移到皇家陵墓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