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塑造与情节描写(6/12)
的梦或是寄托在下一代的迷茫与不甘中要高一层次吧。《大唐小郎中》里的白芷寒出场的冷漠几乎都让人觉得和主角一样会不假思索地选择苗佩兰来作为首选之人,但老沐巧妙的将大家胃口吊起来之后,峰回路转地将与白妹妹的情感戏又给拉回来了,甚至到后来,对于白芷寒对于小郎中的调情、抚慰甚至动手动脚都接受了,真是情到深处,便一发不可收拾啊,连她那被戏称为兔牙的两颗板牙都显得那么的可以被接受和喜欢了。而虽然话不多,出场也是比较淡然的苗佩兰大约也属于这类女子吧,苗佩兰属于那种面冷心热的女孩,同时又非常有爱心,绝对是有治愈系潜质的,比之后出场的常乐公主出彩多了,常乐公主几乎可以算是个龙套角色了,大约限于篇幅和情节上有点照应开头主角要娶公主做老婆的伏笔就这么安排了,实际上没什么特别亮点的表现,算是一点瑕疵了。一部书里出现的两个性格有所差异的人物有一定理由,当然有读者认为可以合并白妹妹和苗妹妹为一个人,有一定道理,总体而言老沐在情节上安排的还是比较符合一贯的风格的,不得不说在给主角营造一个合适合理的解决困境之道和情节的安排上老沐还是做了功课的,只是还是那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话对读者也适用。
(四)聪慧才女型
作为文人,当然会欣赏这类女性,尤其在大家都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好像所有女性一下都成了文盲的代名词了,殊不知,这类以偏概全的所谓常识性教科书式的评价古代社会的面貌的言论恰好是不太靠谱的,失于简单武断,同时也不符合考证的历史事实,那时候的女性为了符合“三从四德”和社会对合适的妻子媳妇的标准,(这里给大家扫个盲哈,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贤妻良母”其实是近代以来从日本输入进入中国的一种主义的东西,日语叫“良妻贤母”,两者还是有异同之处的,无论怎么说吧,反正后来是成为一种主流的意识了吧,潜意识中大家都比较认同像冯小雪和韩幼娘那样的大众标准认可的传统贤良淑德的女性吧,这个留待下一个类型再详述)家庭还是要教会女孩子识文断字的,否则怎么读皇家和官府所颁布的学女诫、通妇德、守规制和知晓通告的内容呢,更甭说日常生活中要去买卖和将来的相夫教子了,可见纯粹的文盲在古代也是不存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