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诸葛亮的选择(3/4)
复了神情,诸葛亮微笑道:“在下正是诸葛亮,此次特来渤海躲避战乱。”
吕三阳哈哈大笑道:“先生能来此地是吕三阳的荣幸,想必先生已经对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不到之处敬请先生指教。”
“指教谈不上,亮对渤海的情况只是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从各方面情况看出州牧在治理上是用了心的,人民的生活相比其他地方好了不少,州牧的目标远大啊!”诸葛亮说道。
“这都是大家做出来的,我只是希望治下人民能够有碗饭吃。”吕三阳道。
认真看了看吕三阳,诸葛亮很想再次确认一下吕三阳是否值得自己投奔。慢慢地问道:“不知州牧对将来有何打算?”
吕三阳想了想道:“我是一个寒门出身之人,看到了下层人民的众多苦难,我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发展到今天。原来我的目标也就只是把自己治下的人民搞好就行了,但当今乱世之中使我无法独善其身,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就无法让人民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所以,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尽我所能去结束这种局面,可能这个目标有些大,但为了更多人能够活下来,我会不断努力下去。”
诸葛亮点点头问道:“当今天子尚在,州牧是否想重振汉室?”
吕三阳道:“先生是大智慧之人,你认为汉室还有重振的可能吗?”
诸葛亮微笑道:“州牧难道想取而代之?”这话才是诸葛亮的重点,他就想从这句话中问出两个问题,一是吕三阳是否真的存了取代之心,只有存了这样的决心才值得自己为其卖命,二是吕三阳是否真的重视自己,如果吕三阳是真正的重视自己,就必然会把心里话说出。
听到诸葛亮的这一问话,单福也紧张起来,说实话,他也很想知道吕三阳的真实想法,虽然大家一直都心照不宣,但主公的决心决定着发展的远近。
说实话,吕三阳一直也没有很好的想过这一问题,吕三阳坐下来陷入沉思之中。
诸葛亮也端起茶水来轻轻喝了一口,微笑着看向吕三阳,他明显看出吕三阳对此事没有思想准备,现在他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过了一阵后,吕三阳的眼睛一亮道:“诸葛先生的这个问题我以前真没认真思考过,现在我终于想好了,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