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章 扩大, 方向(3/4)
北军也有一个8辆制的战车连。已经在调集过来的路上。
“给下面尽量多配制一些60,82迫击炮,日军的**式掷弹筒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0米,而且准度极高,杀伤半径达到八米,可以轻易打掉我军的轻重机枪,并且给予步兵以极大的杀伤。必须用迫击炮压制日军的掷弹筒,否则呆会打场来伤亡你我都承受不住。关东军师团只是第一波敌人,咱们后面还有恶战要打。”
姜立提醒道,此时第7旅的炮兵已经是严重超编,临时配制迫击炮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嫌疑,但迫击炮胜在轻便,火力猛,哪怕士兵初用精准率不高,可无差别打击下总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现在奉天城缺的不是武器,而是可以拉出来战斗的军队。
肖维国点头,他曾见过日军演习,对于日军犀利无比的掷弹筒印象深刻,此时姜立特意提出来,肖维国对于姜立也更加高看一眼。
“后面几天我不在的时候,战场上的指挥就交给老肖你了。”姜立说道。
“姜团长要到哪里去?”肖维国惊声问道。
“跟日军打仗,不能循规蹈矩,想要快速打垮关东军主力,不用非常手段不行。日军心急火燎地赶到奉天来,必然有很多辎重来不及携带,我去炸掉后面跟上来的火车,若是有可能,取了辽阳城。老肖你这里也打得轻松一点。”姜立笑道,在他这个职业军人的眼里,日军仓促之下暴露出来的弱点太多了,只是手里现在底牌不够,否则哪怕再给他多一个旅,四五千人,在朝鲜援军赶到之前,也能吃掉关东军主力,可惜兵力不够,现在只能另想办法。
肖维国重重点头,目光看着东南方向,这片即将展开的战场。而姜立的注意力却飘到了遥远的西方,历史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如果日军决意侵占东北,奉天是守不住的,与日军作战的同时,姜立也在思考今后抗日的方向该何去何从。
此时姜立心里已经有了计较,那便是西方,陕北,用这场战争拖住日军,然后转移兵工厂,还有奉天城的粮食储积。在陕北重建兵工厂,以包头的铁矿,陕北的煤矿为依托,在陕西,新疆,也有石油。那里具备抗日的一切物资条件。也不像华北一马平川,挡不住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更不用担心来自蒋介石与张学良的制肘。
距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