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上梁吃席(1/4)
如今不过是流水席面,安着顺序,摆放没几个人知道了。规矩少了,分位次,菜儿不分了。李峰家的五桌今天都是设在外边的,首席设在最里边,朝着大门,二爷坐在首席,包工次席,另一桌李山作为主人陪客,大伯李福奎坐在第三桌都是村里人,大伯陪着自家兄弟绝对没说的。本来李山让李福奎坐二席陪客,被大伯拒绝了,怎么说你是主人,瓦工是客人。主人陪客绝对没说的,自家陪着自家兄弟也没说道儿,不必从前太多规矩。
不过这些图个吉利,吃儿倒是再其次了,糖果,李峰上街称了十多斤,各式奶糖,水果糖,软糖,应有尽有,几样装了满满两竹篓,高高放在房檐上,等着吉时一到,上楼板,撒糖果。
四大碗上去了,席面过了大半,此时,肉圆子要放一放,留出时间说话,吃酒。李峰几人也是得空歇息一下。
仪式有二爷主持,其实好些的东西已经免掉了,社会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些风俗越加的简化,甚至消失了。如,公鸡祭梁,没了那般讲究,公鸡不过是上去溜一圈,没了血腥,曾经抬木梁,杀鸡,可是热闹非凡,有首歌来之,公鸡祭梁手提公鸡似凤凰,生得头高尾又长。头戴红冠并绿羽,身穿紫红八卦衣。此鸡非同一般鸡,观音老母送来定时鸡。一不乱叫,二不乱啼,恰此贤东上梁时。一祭梁头,万里封侯;二祭梁尾,宝贵到底;三祭梁腰,彩带飘飘;四祭梁肚,千年万富。一祭祭上天,祭了鲁班祭神仙,二祭祭下地,祭了观音祭土地。祭得土地咪|咪笑,贺喜贤东造幢凑。那时候大人小孩都会唱上两句,如今李峰一辈还隐隐记得,孩子辈可能已经不知道了。
“呵呵,小宝,今天我们可是没吃到席啊。”李灿笑嘻嘻装着靠着桌子歇息的李峰,几人从小到大,撒尿和泥,光屁股的交情。开起玩笑一点不在意,边上几个哥们也是嚷嚷。李长林最大,如今孩子已经可以打酱油了,性子却没变多少。
上梁当天,小小桃林聚集五六十人,小孩子二十来个,眼巴巴看着挂在房檐变得两个大竹篓儿。
材料,李峰昨天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不比开工那天简单,做了六六四四。六盘冷菜,十盘热菜其中素炒六个,荤菜四个,最后四个汤菜,点心四个,最后主食馒头儿。李峰倒是不知道有什么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