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上)(3/4)
背景,它的经济背景就是这两年出现的这样高的通货膨胀。更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出现在前年93年和去年94年,在这两年过热的时期,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接近25%。我们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大的经济波动,而这三次大的经济波动都是跟投资的高增长相联系的,红线是经济增长的波动,而蓝线是通货膨胀的波动,而投资波动就是绿线,当出现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之前,都有投资的高增长。
第一个在84年、85年,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之前,有高的投资增长。在88年、89年出现高的通货膨胀之前,87年、88年有高的投资增长。最明显就是93年、94年出现的通货膨胀的时候,出现了高大61.8%的投资增长。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凡是出现高投资增长的时候,在当年或者下一年,往往就出现了通货膨胀。华夏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呢?投资过热极其严重。
所以,才有了洪副总理的强力宏观调控,和砍项目。
实际上砍项目对萧宸来说,也是很有影响的,要不是砍项目,他的发动机厂计划会容易很多,因为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国家要钱,但现在却还要大伯亲自出马才搞到资金,可见洪副总理给下面施加的压力多大了。
不过萧宸从理智上来说,当然是支持洪副总理的调控政策的,要不是有他调控,经济不失控才怪,曰本前车之鉴不远,华夏可不能随之步入后尘。不过萧宸心中微微可以放心一些的是,他知道洪副总理的软着陆最终是会成功,从而避免了华夏经济的崩溃,洪副总理这一历史功绩,无论怎么夸耀都不过分。
不过现在,萧宸听进耳朵里的话,却都是对洪副总理的政策大加抱怨的话,这三位对国家砍项目的办法十分恼火,什么“逆经济潮流行事”、“倒行逆施”、“一点不懂经济规律”、“胡干蛮干”等说话层出不穷。
萧宸皱眉,心里冷笑不已:怕是因为砍项目砍得多了,把你们生财的路子也砍掉了不少吧?因此而抨击国家政策,人心之自私可见一斑。
不过萧宸心里这样想着,却是忽然想起,连这些人都这么看待国家的政策,也难怪那些下岗的工人们对政策有怨言。要知道,国家政策上虽然严厉要求下面的各级政斧、部门为这些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