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撤退(七)(2/3)
退队伍最好龗的了,比锦州军都好,因为出发一天后,大勇见孩子们受不了冻,便下令将军中所携带的貂皮、熊皮全部取出分发给这些孩子们。
这些貂皮、熊皮,甚至还有虎皮原是准备拿到关内发卖,换来钱粮以维持登州发展的,现在大勇却要拿出来给孩子们御寒。对此,不是没有人埋怨过,因为这些毛皮一旦被用了再拿去卖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但大勇却执意如此,他对部下们说,大明的未来就是孩子们,他们打生打死为的也是孩子们,如果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冻死,他施大勇是万万无法接受的。钱可以少赚一点,粮食也可以少吃一点,但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这些孩子们能够安全撤到辽阳,不然他们拼死拼活的为的什么。
大勇在军中权威极重,可谓是一言九鼎,他这样说了,自然没有人再有异见,毕竟能忍心看孩子们被冻死的人是少数。虽说明军的将领中多数都吃过人肉,杀起人来可谓是眼都不眨一下,可天性却也是本善之人,只是时事所迫这才变得嗜杀,究根倒底谁也不愿做一个毫无人性的恶魔的。
皮毛子毕竟少,大部都已经运到辽阳去,剩下的只能勉强保证两三个孩子合盖一件,饶是如此,明军的善心也让汉民们感激涕零,那些孩子们的父母自发的向周围的明军磕头感谢,这让明军上下更有了种暖心之感。
大勇曾对部将们说,此便谓“军民鱼水情”,当兵的心中有百姓,百姓们自然会支持当兵的。但若是真的有选择,怕那些汉民们是宁死也不会和明军有什么鱼水情的,这倒不怪他们,好好龗的住在沈阳,虽说是被东虏当奴才看,但毕竟能活下去,现在被明军强迫着离开沈阳,踏上这条不知生死的路,能感谢明军才怪。
大勇从不否认,他对汉民们是行大恶而施小善。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龗的选择,他也不会让这些汉民们吃这等苦头的。
等到死去的人被埋在雪中后,大勇才拉转马头向前继续出发。刚走没多久,后面的队伍中就有十几个青壮汉民急不可耐的冲到那些雪坟堆,把刚才才埋下去的死者重新刨出来,然后脱去他们身上的衣物,迫不及待的穿在自己身上。
这种现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初始,明军还会对这种剥取死人衣物的行为感到厌恶,但随着被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