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撤退(三)(5/5)
现在若是罢他的官,乃下下之策。再说此人麾下兵马是能和东虏抗衡的精兵,前后几次大捷,可谓是兵骄将狂,这些个骄兵悍将如何会服别人,要是朝廷真的要罢施大勇问他的罪,他手下这些个骄兵悍将能答应?
一边的王承恩也委婉提醒崇祯,朝廷可是欠着施大勇和他手下那些骄兵悍将呢。
崇祯被他们说得也沉默下来,半响才说那如何是好。
温体仁想了想后,说施大勇征北之事已成定局,他也是一腔忠心,但毕竟是抗了旨,也是私自出兵,此风绝不可涨,故而朝廷不必明言支持他,但也不能拖他后腿,一切只当没有发生,且看他北征结局如何。
要是大胜,朝廷自然要有所表示,大书特书,毕竟这是大明军队自万历四十六年以来首次对东虏的大反攻,军心可用,民心也可用。要是大败,就数罪并罚,省得其他军将有样学样。至于如何处置,那自然要由天子圣夺了。
崇祯点头称善。
熊明遇又道黄龙大败自杀,皮岛明军损失大半,东江镇人心浮动,朝廷必须马上派员前往安抚人心,以免当年毛文龙死后大批明军向东虏投降的事情再次发生。
崇祯忙问温体仁可有合适人选,温体仁看了眼熊明遇,说了个人选——山东副将沈世奎。
沈世奎万历二十二年从军,历任备御、游击、参将等职,后于天启年间得罪魏忠贤被罢,崇祯登基后重新启用于山东副将,对山东事务比较熟悉,且有“知兵”美名,曾参于平定莱州白莲教乱,算是一员良将。
崇祯一时也没有好龗的人选,熊明遇不敢违抗温体仁,也说沈世奎出任皮岛总兵最是合适,崇祯想了想便答应下来,要兵部马上调沈世奎到皮岛出任总兵官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