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北探 集结 练兵(2/3)
不报,建奴再次入关,我等知情不报,难辞其咎。”
闻言,何可纲、张存仁等将也觉有理,不管建奴是否真要入关,报上去让朝廷有个防备总是好龗的,总比再次被建奴打个措手不及好得多。
旧辽河现金军主力的消息传到孙承宗手中后,他亦吃惊不小,急忙颁令燕北及宣州、大同一带长城守将严加防范,防止金兵再次来犯。同时上奏朝廷,引得京师一片震动,有些达官贵人甚至都做好了南下避祸的准备,直待建奴真的破了长城便举家南逃。
一时间,京师人心惶惶,前些日辽东传来的“松山大捷”本就被内阁压着,知龗道的人不多,此番更是迅速被知情人刻意遗忘,毕竟一两百鞑子首级跟几万建奴大军比起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连带着宫里的崇祯帝也大为紧张起来,除责令辽东查明建奴动向外,还从各地又抽了一些兵马充实长城关隘,以防长城再次被突破。另外,他还传旨给孙承宗,要他从关门军队中抽出一些精锐边兵做为预备队伍,一旦建奴破关,便火速拦截,万不能再使建奴长驱直入以威京师。
………
锦州。
为了狼骑军尽快成军,施大勇绞尽脑汁,什么办法都想尽了,丘禾嘉要他再运粮草前往大凌河城被他用种种借口推掉了,实在推不掉,就拖。总之,施大勇现在是死也不肯去大凌河城了。他可不敢冒和八旗主力相遇又或是被困在大凌河城中的风险,因为那样就等于他施大勇再无翻盘机会了——一个死人如何能改变历史。
施大勇还没有自大到以为凭借自己的这颗脑袋,就可以领着几百残兵上演一场大战数万八旗军的逆天奇迹。
人,得有自知之明。害怕,有时候并不是怯懦,而是一种策略、一种选择,为的是将来不怕。
好在大凌河城的军粮还可食用半个月,施大勇说过几天便组织兵马护运,丘禾嘉听罢也没硬要他现在去。毕竟施部经大凌河一战,损失过半,又无兵员补充,虽说升了个参将,但麾下的人马加一起怕是连守备都不如了。
大凌河一战的真相已有风言风语传来,丘禾嘉也隐隐听到了一些,对祖大寿见死不救不免心中痛恨,本想奏他一本,但看在事后祖大寿送了五百骑兵给施大勇的份,再加上自己已经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