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勤政之君 罢矿撤监 封赏(3/6)
个会得了真利?
看明白归看明白,知龗道归知龗道,王承恩就是不说,他实在是怕了,知龗道崇祯最怕的不是外朝的臣子占他的便宜,而是怕内廷的这些太监干政!
有些时候,哪怕崇祯问他,他也总是回道“老奴愚钝,皇上自个拿主意就好。”
如此回答,等于没说,不过崇祯偏就吃他这套。实际上,崇祯也不是真的要问王承恩什么意见,太祖铁制——太监不得干政,前朝王振、刘谨、魏忠贤这些权阉的活例子已经让崇祯打骨子里不愿再信这些个家奴,不然,他哪里会背了哥哥的遗言——“大裆实诚,有干事之能,莫要弃之”,继位才数月,就把魏忠贤给流放凤阳,半路之上又派人把他给逼死呢,说到底,还是当信王那会被魏忠贤给吓到了。
有魏忠贤这等大太监在,这皇上做得有什么意思?
自古哪个明君重用家奴阉人的?
如今大明国势如江河日下,内外皆忧,朕少年继位,唯有励精图治方能保祖宗基业不失,纵然不能如先祖般英明神武,但也要把这江山守成了,日后当得个“勤政之君”的称赞便也是了。
提笔御批“让利于民,善莫大焉”,这罢矿撤监的事便算是准了。
放下笔,瞅见王承恩脸色古怪的看着御案上的那份奏疏,崇祯不由有些不悦,淡淡说了句:“怎么,朕这奏疏批得不对吗?照你说,这矿是罢还是不罢呢?”
王承恩心中一凛,吓得慌忙跪下,口称:“老奴不敢,老奴不敢…”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说。
“起来吧。”
王承恩这个样子,崇祯稍稍宽了些,一边拿下一份奏疏,一边随口问道:“几更天了?”
“回皇上,二更了。”王承恩头也不敢一下。
“二更了?”崇祯微微点了点头,“也不早了,朕再批几份便去田妃那歇吧。”
“老奴这就去安排。”
王承恩如蒙大赦,忙起身便要退下要小太监们到田贵妃那通传一声。
正退着,却见崇祯突然高兴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拿着一份奏疏连声称赞道:“好,好,好!刘懋这算说到点子上了,朝廷要想充实国库,无非开源节流。开源之事,涉及与民争利,朕不好过于干涉,内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