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太子的使命(3/4)
听张明伟所说,好像他是知道怎么做这个东西,说真的,崇祯皇帝立刻露出了非常期待的神色。
果然,就听到张明伟继续说道:“我大概知道如何烧制透明玻璃!太子可以去景德镇,用那边烧制瓷器的熟练匠人,来试验烧出透明玻璃来。这个透明玻璃不但能为我大明后续开展化学一课提供必要基础器皿,更是大明今后的重要银钱来源之一,太子一定要用心。”
再三强调,就是要朱慈烺一定要重视。
对于张明伟来说,作为“明末专业户”的穿越作者,他怎么可能不去了解玻璃制法。甚至可以说,玻璃制法在后世穿越小说中都是烂大街的玩意,要是不知道大概制法就有鬼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才更显出,越是烂大街的玩意,就对明末的帮助越大。
玻璃这个东西,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但是却是从泰西诸国而来,还是非常贵重的东西。
果然听到张明伟知道怎么做,朱慈烺还没反应过来,崇祯皇帝却已经惊喜地一下握住张明伟的手,激动地说道:“先生大才,大才啊!”
他当然知道,如果他掌握了玻璃制法,那也就等于是掌握了一座金山银山,对于非常缺钱的他来说,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惊喜。给他一个女儿,真得不要太值了!
就只是这么一桩功劳,张明伟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就变得不知道多重要了!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算明白了。张明伟之前提出把长江以北的赋税留在地方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这玻璃制法可以仰仗,以解决北方赋税减少的情况。
张明伟不着痕迹地抽出了手,然后微笑着说道:“其实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学识中的基础知识,西方人因为先研究科学技术知识,他们不就早能生产玻璃了么!”
话里的意思,又一次通过对比,强调了科学技术学识的重要。
崇祯皇帝当然听出来了,不用说,对于科学技术学识的重视程度,就又上了一层。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表态,张明伟就转向朱慈烺,又开了一个话题继续交代道:“太子到南京之后,可召郑芝龙儿子郑……福松随侍左右,引为心腹。”
“可是那个郑成功?”朱慈烺听了,立刻问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