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大宋之童贯下东洋(5/6)
地上也开始使用。当然,都是做手术的,这一点是强制性的,王跃每年派人专门在各处检查,只要发现没做的,其主人要受到重罚。
这也是必然的。
毕竟大宋经过公田法之后,短时间内真没有向外移民的动力。
实际上大宋内部民兵们,也已经开始加入争夺人才的行列。
目前大宋的土地制度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原有土地分完之后,每增添一口人就会获得一块开荒地,然后自己开荒并且十年内免租,就算本地没有,也会在最近的地方分一块,但是分在哪里就成了哪里人。
这个制度合情合理。
但是……
不合适。
分到邻村还好,多走几步也就去开荒了,但分到临乡甚至临县的谁去?
新增的人口成年了,娶妻了,当然可以搬到他自己的土地上,可是没成年时候怎么搬去开荒?
这样买个农奴就很划算了。
把农奴扔过去开荒,收获的粮食除了农奴自己吃的,剩下全都给主人,等主人的儿子成年了,再分家搬过去,至于农奴,没累死的当然可以再卖,因为农奴价格正在持续上涨,所以这就相当于长期投资了。但这样就导致了农奴成了抢手货,塞外的属国们为了开荒大规模收购农奴,内地的民兵们也在抢农奴,就是工商业因为被禁止使用所以没加入。
人才交流日渐繁荣。
然后开拓人才来源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目前所有向外跑的,无论是开拓团还是海商,甚至海外驻军,全都在兼职这个。
这时候已经有海商开始从东非往国内运输人才了。
每一个港口的人才市场都是人头攒动。
大宋以及明辽奚汉等属国,正在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般,把周围那些乱七八糟国家的人口抽空,而王跃的新增人口分地方式,也正在把农业人口不断向那些没有开发出来的荒地稀释。同样因为工商业的扶持,再加上他严格控制下的粮食价格逼迫,越来越多想赚更多钱的原本农业人口,也正在涌入工商业,甚至涌入海外开拓。
海外开拓最赚钱。
种粮食一年也就能混个温饱,最多再攒下十贯八贯,毕竟粮价太低了。
到工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