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28:宋世祖诗词鉴赏系列——星星下的小狼(8/9)
事业无成的感叹。
而面对春天的消失,作者并未束手待毙。相反,出于爱国的义愤,他大声疾呼:“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两句明知春天的归去是无可挽回的大自然的规律,但却强行挽留。表面上写的是“惜春”,实际是向朝廷直言进谏:只有坚持抗金才是唯一出路,否则东京城里的“芳草”只有凋零一条路了。从“怨春不语”到上片结尾,尽管作者发出强烈的呼唤与严重的警告,但春色难留,势在必然,所以难免要产生强烈的“怨”恨。然而怨恨又有何用!在无可奈何之际,作者的努力与疾呼,也只不过如“蛛网“那样留下一点点象征春天的“飞絮”,保有一丝抗金的慰藉了。这四句把“惜春”、“留春”、“怨春”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以小小的“飞絮”作结。上片四层之中,层层有起伏,层层有波澜,层层有顿挫,巧妙地体现出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
下片借陈阿娇的故事,写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这一片可分三个层次,表现三个不同的内容。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是第一层。这是词中的重点。作者以陈皇后长门失宠自比,“峨眉曾有人妒”表明自己屡遭冷遇,不得重用的现状。“君莫舞”三句是第二层,作者以杨玉环、赵飞燕比喻当权误国、暂时得志的当朝者,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闲愁最苦”至篇终是第三层,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景象,描述着南宋朝廷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现实。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一是通过比兴手法,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第三是缠绵曲折,沉郁顿挫,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表面看,这首词写得“婉约”,实际上却极哀怨,极沉痛,写得沉郁悲壮,曲折尽致。
从写作手法上,作者创造性的用婉约词的手法做出一首豪放词,而且从两个角度分析都属于极佳的作品,开一代先河,极大的拓展了词的写作范围。同时也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而从内容上看,《摸鱼儿》是赵玖第一首言之有物的作品,作者一改往日绮丽柔靡的词风,开始反映时事。其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