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麴驹悔不及 莘瓜早一步(5/7)
利於莘迩的方向发展之而今下场,谁也不怪,只能怪他自己。
裴遗说道:“明公,宋家彻底倒后,大王就算亲政,而朝中尽黄荣、孙衍、羊髦等寒、侨之士,莘公之党也,莘公的权柄不用说,则肯定却会更大,现在不是后悔以前的时候,为明公计,遗有一言进上!”
“世嗣,你说。”
裴遗说道:“首先,氾朱石举荐明公继任‘录中台事’此事,现在明公是决不能答应的了!莘公已言,举张浑继任此职,明公如仍欲争此职,争不争得到且不说,只明公只要表示去争,那就必然会与张浑交恶!……宋家将倾覆,我陇名族,存者,公家、张家、氾家而已,当此之际,正该诸家合力,共抗以莘迩为首的寒、侨一党,明公於此刻实不宜与张浑反目,再生内斗!张浑家亦我陇土士高门也,岂会愿见寒、侨当权?下官料他,现对莘公一定是虚与委蛇!明公但稍礼让之,下官以为,早晚会能把他拉回到咱们这一边的!
“其次,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中台令此职,明公现在辞掉也不晚,辞掉以后,明公便返东南八郡,即今之河州。回到河州好处有二,一个是下官之前给明公说过的,可以在河州选贤、练兵,再一个是今之河州郎将府府主张道崇,张浑之次子也,亦正可借此机会,通过张道崇,行拉拢张浑回到咱们这边之举!”
麴爽迟疑说道:“氾丹的蛊惑之言,我自不会再听,可是世嗣,现在辞任中台令,我回河州去么?田居现为河州刺史,我回去干什么?难不成,我还能抢他的此职?”
裴遗说道:“明公,刺史,虚名耳,谁做不都一样么?以将军衔回河州即可。回河州,下官以为,有五利。”
“哪五利?”
裴遗说道:“河州富庶民多,多羌胡,羌人敢战,此其一利;河州位处陇、秦二州之间,北接陇州,与王城谷阴之间来往的消息能够方便传递,此其二利;如今有了秦州在东边抵御蒲秦,等於说是河州已成我陇腹地,可以安心经营,此其三利;秦州新得,又自归我定西以后,战事不断,州内民少,田多荒芜,秦州兵所需之粮,近半赖河州供给,也就是说,河州对秦州的潜在影响很大,并郭道庆现为秦州的南安郡守,这也有利於明公进一步扩大河州在秦州的影响,此其四利。而第五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