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2/6)
数,观其年岁,莫非是?……我与张道将不过数月未见,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与前判若两类,他见的这人如真是那人?
“大王薨时,留下遗诏,对朝中诸府的人事做了些调整,其中就有迁此人为执法御史。执法御史位置紧要,他俩会面作甚?……不行,等到下值,我得将此事详细告诉明公。”
不得不说,多年的郡府政斗,磨练出了黄荣警惕的嗅觉。
他心中想的“那人”,确如他的猜测,就是贾珍。
贾珍原在牧府为官,令狐奉死后,陈荪公布了令狐奉的一道遗令。
遗令是令狐奉亲笔所写,做不得假,肯定是真的。
遗令中,令狐奉做了几项人事调整。
其中之一,即是迁贾珍为执法御史。
“执法御史”此职,其实就是江左朝廷的“侍御史”。定西国毕竟只是个“王国”,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江左朝廷的官职名称,是以在许多中央官职的设立上都是化用,换个名字,本质一样。
江左的侍御史,品级不高,只有六品,虽属“清官”,然因是文法之吏而不得右姓名族子弟的青睐,“甲族由来不多居宪台”,也不是尤其清贵,但在其长吏御史中丞的领导下,“举劾案章”,权力很大。定西国执法御史的权责与之相同,职掌弹劾刺奸,也是位卑权重。
或许真的是磨难出“英杰”。
年少得意的张道将,在受到与父亲入狱为囚、惨遭拷掠,家族权势因此受到打击,己家在建康的名望急剧下降,并及坞堡又被莘迩连根拔除等连番严重挫折的情况之下,迅速成熟了起来,旧日的纨绔气息被他收起,不管待人处事、抑或思考问题,都有了显著的改观。
坐在牛车里,张道将闭上眼睛,车外的杂音充耳不闻,回想昨晚与张浑、张金的那场对谈。
雕梁画柱的室内,铺设奢华,火墙、火盆,散处浓热的暖气,熏得人脸发烫。
蜜烛的光芒明亮,映照於张道将热÷书精会神的脸上。
张浑提着玉如意,另一手轻抚玉首。
这根玉如意用的是西域彩玉所造,伴随他许多年了,早已被他摩挲得温润莹莹,反射烛光,透出绚烂的色彩。
张道将曾经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