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两种思维的误区(2/4)
城之事何等重大,孙儿担心会辜负了祖父大人的期望。”
朱老四呵了一声道:“朕问你,这边市城之事,到底有多少是你亲力亲为的?又有多少是梁经纶和齐慕堂他们在替你打理?”
杨少峰道:“大部分都是梁经纶和齐慕堂在打理,孙儿只是负责提一些意见,很少去管具体的事物。”
朱老四道:“这不就结了。顺天府营建皇城,夏爱卿要的是你去主持总揽全局,又不是让你事事亲为,你怕什么?”
杨少峰左右打量了一眼,干脆带着朱老四和夏原吉一起回到了提举司,让所有人都退出去之后才问道:“夏部堂为何要让下官去主持皇城的营建?莫非是觉得下官在边市城折腾出来的这些产业太过于赚钱?”
夏原吉黑着脸道:“胡说八道!老夫看上这些做什么?你不是说过这些以后会有国库的一部分么?
老夫需要的是你这陶朱公的本事,好歹能让国库省些银子出来,也好用在更多需要的地方。”
点了点头,杨少峰斟酌着道:“眼下既无旁人,那小子就有话直说了?”
见朱老四和夏原吉都点了点头,杨少峰就直接说道:“国库里面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花出去的钱才叫钱,留在库房里的,那就是废纸啊,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用?”
夏原吉摇了摇头道:“没有真金白银在国库里面存着,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怎么办?”
见杨少峰不解,夏原吉就接着说道:“比如上次的辽州赈灾和临清赈灾,又比如拨给边市城的这十万两白银,如果国库里面没有,怎么办?”
杨少峰终于明白了过来。
很多人都说,如果一个财务经理长时间让公司没有负债,说明这个财务经理没本事,是一个失败的财务,包括杨少峰也一直这么想。
然而这种负债运营的想法放在后世是可行的,放在大明却是根本就不可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朱老四带着马仔去砸了阿鲁台家的场子,战后要不要封赏?国库没银子怎么办?
后世可以加印钞票,了不起也就是因为增发而会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是后世的总体经济体量大,股市和期货等等盘口可以撸羊毛,还有政策调节和各种债券可以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